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2013-04-07 09:27:30)
标签:

稻城

香格里拉

亚丁

央迈勇

旅游

《最后的香巴拉》

稻城拾零

 8025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就像“九寨黄龙”一样,大家也喜欢把“稻城亚丁”放在一起称呼,所以经常给人以误解:认为稻城和亚丁齐名、稻城和亚丁是同一地名概念、稻城和亚丁是一种风格的风景。其实,亚丁只是稻城县下面的一个村落而已,而且他们的风景也不是一个味道,甚至可以用“大相径庭”来形容。

    一般人来到“稻城亚丁”都是从成都过来,自然先到的稻城,往往被稻城的田园风光所吸引而感叹,而我是从云南中甸过来,又直接插向亚丁,所以感受是不同的。看完亚丁的风光后,说实话,稻城有些鸡肋的感觉。不过也跟我在稻城时间太短(不到12个小时、包括睡觉时间)有关,所以,我这个评判不值得参考----这也是我这篇文章起名“拾零”的主要原因。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稻城藏语含义就是“山谷口开阔地”,位于四川西南部、甘孜藏区南部。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面积7323平方公里(霍霍,接近一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3乡1镇,总人口3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毗邻,北连理塘县,距州府康定432公里,距省会成都770公里,距云南香格里拉县330公里。

    稻城的历史也随着康区的历史几经沉浮。大约在明代隆庆、崇祯年间,稻城还曾隶属于云南丽江土知府。领导者便是丽江纳西族的木氏土司,现在丽江古城还保留有木氏知府的宅院。清康熙年间理塘土司归附,稻城后成为清廷所授宣抚使所辖地。1939年西康省成立,终改名为“稻城县”。1955年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

    和西部的大多数县城所在地一样,稻城县由一个叫金珠镇的小镇发展起来。县城规模不大,占地仅2平方公里,坐落在四周环山的一个大坝子,海拔3750米,是甘孜州四座高城之一,比拉萨还要高100多米。人口也多不到哪里去,估计游客占了四分之一强。城中心有一个广场,到了晚上成了藏族居民跳锅庄的好去处,据说晚上最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一起跳,颇为壮观。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这个美丽的小姑娘一直在广场边看他们跳锅庄,可是有些心事?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令稻城在天下驴友攻略中闻名遐迩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县城周围典型的藏式高原田园风光:炊烟、薄雾、青杨、藏寨、山峦、河滩、神秘的光线……如诗如画,让人如入仙境。其中最为经典的景致分别是位于“傍河夕照”、“色拉晨雾”以及桑堆河谷的红草滩。

    傍河既是一条河的名字,又是一个乡的名字。位于稻城县西侧,有一条乡村公路可到,县城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里有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人造青杨林,傍河就从青杨林之间流过,由于流经的地方十分平坦,流水无拘无束地分成无数支流弯弯曲曲地在坝子里蔓延,弯出最美丽的曲线;到了傍晚时分,河水在夕阳的斜晖中闪烁着粼粼波光,河滩岸边稀疏有序的青杨树点缀在画面最恰好的位置。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拍摄傍河的最佳位置就在道亚公路旁边的山坡上,站在这里,傍河的精彩一览无余:滩宽水浅的傍河,炊烟袅袅的藏式民居,洁白圣洁的佛塔以及疏密有致的青杨树,绝对会让你的摄性大发。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色拉坝子是另一个经典摄影之地。从亚丁过来,这里是必经之地。色拉同样也是一个乡的名字,藏语意为“光明之地”,因地势开阔向阳而得名。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草原,地势宽阔,坡度和缓,四周为圆润的山丘包围。早晨的色拉十分静谧,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太阳从山脊的背后升起,一点一点掠过山脊,在辽阔的草原上移动着向前蔓延;地上缭绕着朦胧的薄雾,缥缈而神秘。每到旅游旺季,总有一些穿着摄影装的好“摄”之徒提着相机在河边晃悠,认真地“谋杀”着胶卷。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除此之外,距稻城县城金珠镇28公里桑堆河谷的红草滩美景更是稻城上镜率最高的景点。据说这里牧场开阔平展,河流平缓如镜,河滩湿地长满鲜艳火红的红草,配上蓝天白云,青山金秋,气象万千。村落、牧人、牛羊散落其间,宁静安详。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觉悟赞誉:“我走遍藏区,来到此地。这里风景秀美,牧草丰茂,六畜兴旺,佛光普照。我愿在此修建寺庙成就功德。”其景色之美可见一斑!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不过,很不幸,据当地人讲,我们此次去的时间稍晚、季节已过,红草滩的红草已经枯萎,所以未能前去一睹奇景,甚是遗憾。


《最后的香巴拉》36:稻城拾零

 

    此外,稻城县城及周边道路为了明年的飞机通航,正在大兴土木、修建扩建公路、尘土飞扬,加之时间短暂、只能在稻城驻留一晚的缘故;也许还有太过劳累、强弩之末的疲乏,或者是亚丁景区归来、严重审美疲劳的后遗症,我完全没有了在亚丁游览的激情、热情、体力、兴趣,也就在到达、离开稻城的时候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但愿下次有机会再补上这一课吧。

 

 

《最后的香巴拉》

 

《最后的香巴拉》01:倒叙

《最后的香巴拉》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香巴拉》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04:大小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05:初见神山

《最后的香巴拉》06:相见不如怀念

《最后的香巴拉》07:香格里拉镇

《最后的香巴拉》08:龙同扎灌佛缘台

《最后的香巴拉》09:贡嘎冲古寺

《最后的香巴拉》10:观音菩萨仙乃日

《最后的香巴拉》11:旅行的质量

《最后的香巴拉》12:卓玛拉措

《最后的香巴拉》13:冲古草甸

《最后的香巴拉》14:夏诺多吉

《最后的香巴拉》15亚丁村

《最后的香巴拉》16:只为与你相遇

《最后的香巴拉》17:贡嘎银河

《最后的香巴拉》18:央迈勇

《最后的香巴拉》19:孤独

《最后的香巴拉》20:洛绒牛场

《最后的香巴拉》21: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22:雪山的正能量

《最后的香巴拉》23:曲玖札嘎舍身

《最后的香巴拉》24:俄绒措-牛奶

《最后的香巴拉》25:吃货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26:佛是一种态度

《最后的香巴拉》27:五色海丹增措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最后的香巴拉》29:十八罗汉

《最后的香巴拉》30:旅途上的家

《最后的香巴拉》31:仁村叶尔红

《最后的香巴拉》32:雪峰刀脊

《最后的香巴拉》33:香格里拉在哪…

《最后的香巴拉》34:别离

《最后的香巴拉》35:藏式民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