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亚丁》
龙同扎灌佛缘台
400

龙同扎灌佛缘台,这句话乍一看的确让人莫名其妙,不过到过亚丁的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进入亚丁风景区首先遇见的三段“景致”。

看图说话更直接些:“龙同”是指龙同坝,位于大山的沟底,是亚丁风景区的入口,距离亚丁村3km,它的地理位置恰到好处,天生就是一道大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有的旅游车、自驾车都要在此止步,换乘景区的小电瓶车以及大巴。当然你也可以走进去,不过从龙同坝走到冲古寺,虽然坡度平缓(垂直高度也只上升了200米),虽然行走距离也不长(只需走上3-4km),不过,考虑到近4000米海拔高度,俺还是劝你花点钱、省点劲,把更多的体力、更多的时间留给亚丁景区核心区吧----如果你非得喜欢走走,ok,拍完日落没有电瓶车的时候,你大可以溜溜达达走下山来----只是深山老林里漆黑一片,猛禽野兽、妖魔鬼怪什么的,有谁拍你肩膀头你别回头看就是了。

扎灌崩,不知道啥意思,对于我们来说只是电瓶车上山的终点,龙同坝到扎灌崩这段路只有不到三公里,路面看起来就像新挖开的,砂石路面,尘土飞扬,坐在这样敞篷的电瓶车里,你和你的相机简直就是一个吸尘器。另外清晨坐车上去一定裹严实了,深秋山谷里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加上这帮小伙子开起车来就像开赛车一样,风飕飕的能把你冻个半死。

不过,有个电瓶车方便多了,在此之前只能租当地居民的马或者徒步上来,那得多消耗体力和时间呀!另外这段路都是走在密林之中,什么也看不到,除了树还是树,要不是有些金秋的色彩,俺是难得拿出相机的!

到了扎灌崩下了电瓶车,还得再走上几百米的上坡路,才能到冲古寺。山下还觉得在4000海拔无所谓的童鞋们,立刻原形毕露,走上几步就要喘几大口、歇息一会儿,沿途甚至还见到好几个哥们就此吸氧、打道回府!不过,这段路也是充满希望的路,抬望眼,雪山就在前头!

扎灌崩到冲古寺这条路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玛尼堆很多,或大或小,大的如图所示一人多高,小的三两石块堆起来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玛尼堆。玛尼堆藏语称为“拉则”,意为“山尖”或山峰,源于对藏传佛教中山神的崇拜。每当藏族人经过玛尼堆都要从左至右而行,或念诵佛经以期神灵保佑。玛尼堆讲究一点的是用“六字真言”的大小石块垒,也有垒起来的石堆上面放有牛头、羊头或插上五色经幡。
关于玛尼堆的传说,有一种说法是部落发生过流血冲突后,部落头人之间握手言和,凶器埋于地下,上面用刻有经文的石板堆起压上,用意是不使那些死在凶器下的人变成恶鬼侵害人间从此就有了玛尼堆。反正不管怎样,您遇见玛尼堆,虔诚的捡块石头放上去,就能保佑你平平安安了。

从龙同坝到冲古寺的一路还有这样一条小河在陪伴着你,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贡嘎银河。水清澈碧绿自不用说,河道弯曲的线条配上岸边金黄的落叶松,谋杀了我们相机储存卡的大量内存。

快走到这段路的终点,你会看见一个巨大山石,本来这样的山石倒不是很稀奇,在山里比比皆是,不过这个山石上又有很多小的石块,好像人有意放上去的。这便是你遇见的亚丁景区第一个有名字的景点:佛缘台。

这块岩石形如“玉蟾拜佛”,故当地人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佛缘台。佛教中讲姻缘,认为一切事件都是有因而发,来到这里就是与这神山圣地有宿缘。到了佛缘台前,您可以拾起三块小白石向佛缘台掷去,如果白石都留在台上,表示你今生与佛有缘。如果没掷上,也不必遗憾,因为这心灵的家园,永远为您敞开----景区介绍牌最后这么安慰你。
所以,这上面这么多白色的小石头,我也抛了三颗,留在佛缘台上俩----看来今生做不了和尚了,呵呵。

不过,走到这里,你的心思很快就不在于此,因为你很快就会被绝美的景致、绚丽的色彩、清净脱俗的空气所震惊,亚丁就在在你的面前徐徐拉开她那美丽的大幕!

抬起头来,这样的雪山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你的心跳顿时停止----他们是谁!?
《最后的亚丁》
《最后的亚丁》01:倒叙
《最后的亚丁》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亚丁》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亚丁》04:大小雪山
《最后的亚丁》05:初见神山
《最后的亚丁》06:相见不如怀念
《最后的亚丁》07:香格里拉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