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2013-01-17 09:21:40)
标签:

旅游

稻城

香格里拉

亚丁

亚丁村

《最后的香巴拉》

“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0830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站在稻城前往亚丁风景区的半山腰上,对面的仙乃日雪峰硕大的身影稳重而祥和,天空蓝得如大海,云杉、冷杉和红杉就像山的花围裙,秋的颜色更令人心醉。围裙褶皱之间,一个赭褐色村子静静地淋浴在阳光之中,这个宁静得让人心跳停止的村子就是著名的亚丁村。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亚丁村隐匿在雪山与森林之间,位于山谷的台地上,出现的时候总是显得很突然,仿佛在此之间根本不存在,是你的眼睛移到时才突然显现。峡谷中出现这样的台地总会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难怪有人认为这就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描述的、康威飞机迫降的“蓝月亮山谷”,于是有人接着演绎说“最后的香格里拉”就是指的这个村子。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稻城亚丁”,网上大家都这么连着说,其实是指的两个概念:稻城是指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亚丁其实只是是一个村子的名字,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因为依靠该村而得名。

    亚丁村距香格里拉镇(原来叫“日瓦”)34公里,海拔3900米,全村有28户村民,百十号人口,亚丁的藏语意思是“向阳之地”,估计是因为日照时间长而得此名。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这个不大的坝子上,难得的平地自然是用作耕地,无论什么季节,这些田垄都是村子不可或缺的组成,无论是夏天的油绿、秋天的金黄,甚至是收割后露出的泥土本色都极为忠实地装饰着亚丁村的美丽。

   耕地的中间,村民藏房的摆放看似都十分随意,但又觉得似乎都经过美学大师的精心设计,与自然那样的协调和完美,就像藏传佛教中记载的那个莲花瓣状环绕的“香格里拉王宫”一样,让很多精通构图的色友大师们都啧啧不已。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亚丁现在的住宿比起以前的大通铺已经好很多了,至少有了“标准间”甚至“豪华套房”!不过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所在,大多数色友喜欢住在亚丁村的最主要原因是这里离景区入口车程只有十分钟,比从香格里拉镇开车过来可以节省30多公里的山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点时间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更是珍贵——那都是清晨或傍晚的光线呀!

    住在村子里,无处不是风景,抬头就能看到两座雪山。住宿在亚丁村也是丰俭由人,有几十块的通铺,也有几百元的“豪华”宾馆,至于“黄金粥”期间据说一个床位两千大洋也住不上!我们这个时候来已是淡季,加上朋友好心安排了,住了一个介于牛A与牛C之间的“豪华客房”,不过,房间里除了床别的什么也没有,有个液晶电视,不过没有图像;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盥洗室没有水龙头、只有一个花洒喷头;洗漱用具倒是有,不过只有一个脸(脚)盆。

    不过,贵自然有贵的道理,俺的床位直对着夏诺多吉雪山——雪山观景房!银子倒是大把花了,观景房的景却没看几眼——谁愿意做个“窗底之蛙”呀,还是到冲古草甸、洛绒牛场看个痛快。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不过,说句实话,这些亚丁村的照片不是我满意的照片,也许有我技术欠缺、拍摄时机选择不恰当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亚丁村已不是我心目中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离书里描写的“蓝月亮山谷”里的世外桃源更是大相径庭。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也许是旅游业发展了,村里的每户人家都拆了牛羊圏、翻盖了自己的房子,建起了一栋栋两三层的小楼,成了稻家宾馆、亚丁湾酒店、如意客栈……尽管搭建的这些建筑基本还是按照藏式民居风格搭建,但是纵横的电线、水泥板的地面、柏油路面,或红或蓝的铁皮屋顶,高耸的天线大锅、闪闪光亮太阳能大桶,还有进出如梭的大客车、越野车、摩托车,熙熙攘攘的游客人(据说黄金粥时,从亚丁村山脚一直到半山腰的观景平台十几里的公路两侧都变成了停车场)使得现在的亚丁村彻底失去了“世外”的概念,就连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都将消失殆尽。

    据当地人讲,现在很多村民都忙得没有时间种青稞、放牧了,以往照片里亚丁村那种农舍低垂、炊烟缭绕,田地里牧草成卷、牛羊悠闲的宁静更是荡然无存。更可怕的还是这里原来纯朴、干净的那些心灵慢慢被铜臭利益驱使,开始“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开始快速发展的“精打细算”……

   
《最后的香巴拉》15:“蓝月亮山谷”亚丁村

    忽然想起一段网上传播的“流言”:据说发现周庄的陈逸飞曾不无痛苦的说“我把周庄给害了”。无从考究这段话的真假,却能理解这样的心情,据洛克发现稻城亚丁已有百余年,但真正作为景区也就三五年的事,然而,就这么短时间的变化,我们已经可以想象今后的样子。

    地方官员和我吃饭时,无不骄傲地说:稻城县机场已经修好,今年也要通飞机了,县里也有大的规划,要把稻城亚丁做成象九寨黄龙那样一个大环线的景区开发出来。我一时无语。诚然,这样的发展,当地百姓的日子自然会好过一些、当地政府的GDP指标也会陡然上升,我们这些驴友色友老百姓们当然会减少很多辛苦、有了更多的方便,但是,我不知道亚丁会怎么样!

    这,应该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满足呢?还是一种失去的悲哀呢?!

    但愿......

 

 

《最后的香巴拉》

 

《最后的香巴拉》01:倒叙

《最后的香巴拉》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香巴拉》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04:大小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05:初见神山

《最后的香巴拉》06:相见不如怀念

《最后的香巴拉》07:香格里拉镇

《最后的香巴拉》08:龙同扎灌佛缘台

《最后的香巴拉》09:贡嘎冲古寺

《最后的香巴拉》10:观音菩萨仙乃日

《最后的香巴拉》11:旅行的质量

《最后的香巴拉》12:卓玛拉措

《最后的香巴拉》13:冲古草甸

《最后的香巴拉》14:夏诺多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