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亚丁》
相见不如怀念
890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语霖铃终不断。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上文引用了纳兰性德词中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更是“风雅”之士的理想境界。然而读完全词,也许你才可以体会到纳兰的心境,是一种对过眼烟云的美好回忆呢?还是对时过境迁的遗憾呢!

时光再回此次旅途的起点独克宗的那个古城,再次来到香格里拉县的那个夜晚,再回到那个被誉为“白色月光之城”里青石板的街道。

“在香格里拉县城的东南隅,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古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独古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古城号称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群,曾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枢纽,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用旧石重新整修过。”

这样的文字,已经烂熟于心,所以今天肯定不是来介绍“独克宗”的。毕竟是“老熟人”了,虽然地处数千里之外,不经意间的却发现自己已经来过“独克宗”古城不下五次,应该说是个“老客”了。
回想在古城的记忆,都是一种独有的体验:既有在这里独自徘徊的寂寥、也有在这里和好友畅饮的欢乐;有过遇见黑丝老板娘的“艳遇”,还有过和这油光青石板对话的沉思。而此次把香格里拉县作为起点的落脚地,我特意尝试了住在古城之中的旅馆,也许希望能够更深地了解这座古城的神秘,也许能够更好地感受这座古镇的久远,也许会有更多的机会....

特意选择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出门,可以不夸张的说,独克宗的哪几条巷子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每多一次踏上这些熟悉的青石板,就多一分陌生;每多一次走进这宁静的小巷就多一份惋惜;以至于每多一次的到来都会多一些的害怕----害怕我们是不是要真的失去你.....

图片里的街道依旧清净得脱俗,但是,你却看不到照片外的霓虹彩霞、光影斑斓;镜头里的建筑依旧古朴,你却无法摆脱耳边嘈杂喧哗的叫卖和轰响至深夜的迪厅、KTV劲曲。
即便是在深夜十二点,你依旧摆脱不了这样的喧哗和热闹,恍惚之间你都可以认为自己溜达于前门大栅栏、徜徉在西单王府井。的确,我们都在发展,都在时尚,就连这样偏远的古镇,据说仅有个性的酒吧、KTV、餐馆、客栈就进驻了百家以上,原来古城里的原住户可能都没有这么多吧?
这的确是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然而,他们得到的同时是不是也在失去?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是好还是不好,我们每个怀有这样或那样私心的人都不是一个很公正的裁判;是先发展了、先发财了还是先保护先保留,我们也不是这里的主人更无权决定,我们最多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不过,忽然间有些理解词人的那种心境,当我们怀着美丽的期盼,带着过往记忆里的美好,我们总想保留最初的那份情感、那份感受,然而,时光匆匆,恍然如梦,当一切逝去时,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曾经一见倾心的美好时光,再也找不回当初一见倾情的美妙感觉。也许再见之时,就是伤心之时,人生若只如初见,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若是如此,是不是真的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尽人生多少悲凉,道尽人生多少无奈。也许哪天转身而去,只留下那个逐渐远去的背影,只会诉说着我们对昨日的依恋。亦或,是是非非、人来人往,或者某天、某地,或者某个不经意的低头,蓦然回首当年初见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才会想起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美丽啊?!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只怕早已换了人间,还是换句话吧:相见不如怀念。
不过,我不抱怨,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最后的亚丁》
《最后的亚丁》01:倒叙
《最后的亚丁》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亚丁》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亚丁》04:大小雪山
《最后的亚丁》05:初见神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