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2013-03-01 16:23:08)
标签:

稻城

香格里拉

亚丁

央迈勇

夏诺多吉

《最后的香巴拉》

洛克与亚丁

 4730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在中国地图上,稻城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点,亚丁则完全找不到。同样,比起贡嘎山,位于稻城县香格里拉乡亚丁村的3座雪山就更远离主流文化的审美视野了。我查看了许多地图,大部分四川的地图上都没有注明这3座山,甚至在地形图上,也没有白色显示那里有3座雪峰。这里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而它也的确被忽视了80年----即便它被发现了以后。而今天,当我们得以看到亚丁这样的美景时,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洛克。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约瑟夫.F.洛克博士

植物学家、探险家

1884~1962年

    这是约瑟夫.洛克的墓志铭,像许多有个性的人物一样,洛克也不愿意在冰凉的墓碑上罗列自己光辉的一生,他只是用最简单的文字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探险家、植物学家和摄影师之一的约瑟夫·洛克先生通过一部又一部的专著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

    但是,对于中国人的来说、对于稻城亚丁的来说,洛克的意义更是简单----是他发现了亚丁。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亚丁的三神山坐落于川西南的横断山脉的贡嘎岭地区,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交融会合的地方。由于这个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和生物多样性,从19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最吸引西方科学家眼球的地方。英国和法国的探险队几乎走遍横断山,甚至每一条沟、每一座山,但奇怪得很,从来没有人亲近过亚丁,即便他们有几次都几乎走进,却最后还是和亚丁失之交臂,直到1928年的某一天,某个人。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这个家伙就是洛克,美籍奥地利人,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最初到中国是受聘于美国《国家地理》,来采集动植物标本。从1923年到1935年,他在中国西南部,特别是川、滇、藏的结合部的崇山峻岭中,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1926年,在探访木里王国的途中,洛克第一次从远处看到了亚丁雪山--贡嘎日松贡布雪山(即我们通常说的亚丁三神山)。这是他看到雪山后留下的文字:“1926年,在探访木里王国的途中。我曾看到这座山体的一峰,巍然耸立在远方林立的雪峰之上......”世界因洛克了解亚丁,洛克走进亚丁就是因为这不寻常的一瞥。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然而,从这惊鸿一瞥到第一次进入亚丁,已是两年时间过去了。洛克能够如愿以偿地前往亚丁,得益于他和木里王的良好关系以及木里王在这个地区的巨大影响力。因为贡嘎岭地区长期被地方豪强和土匪占据侵袭,作为外界人要想进入这个地区没有任何生命保障。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1928年3月,洛克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员来到木里,请求木里王帮助他到稻城贡嘎岭那片雄伟的山脉进行考察。当谈到考察亚丁的计划时,木里王告诉他们,那一地区全名叫贡嘎日松贡布,根椐藏族的宗教,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央迈勇(文殊菩萨)、仙乃日(观音菩萨)分别住在那里的三座雄伟的雪峰之上。这三座雪山是贡嘎岭周围山民的山神,如果哪个外乡人胆敢进入这个地区,在被抢掠一空后会被杀掉。不过贡嘎岭地区的匪首叫德拉什松彭,由于木里王允许他经过自己的地盘去攻击四川境内的其他部落,因而关系较好。在洛克的恳求下,木里王亲笔给贡嘎岭匪首德拉什松彭写了信,信中措辞强硬,声明一支美国考察队要到贡嘎日松贡布周围科考探险,要求所有的土匪不得打扰。不久德拉什松彭回信,同意洛克一行前来考察,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6月13日,洛克一行带着36匹骡子和马,还有21个随从,离开木里,经米译嘎山至苏曲河,翻越稻城海拔4985米的西沙山脉走进了亚丁,并在亚丁境内呆了十几天。在此期间,洛克看到了亚丁三座雪峰,并在他的考察记录中做了精彩的描述:

    “夜幕降临了,我坐在帐蓬前面,面对着藏民们称为夏诺多吉的巨大山形。此时云己散去了,雷神的光彩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它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象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

    “仙乃日峰这座外形象是一个巨大宝座,好像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它真象是藏族神话中天神的椅子……”

    “在我面前的晴朗的天空衬托下面,耸立着举世无双的央迈勇雪峰,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同年8月,洛克先生第二次进入亚丁,又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考察,搜集了当地许多不知名的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还撰写了《贡嘎岭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一文长达65页,有76张图片。其中彩照有43幅,他在文章开头激动地写道:"在整个世界里,有什么地方还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1928年下半年,他打算再次探访亚丁贡嘎岭山脉。当他们尚未步入稻城境地的途中,一个信使带着木里王的一封信赶来,木里王在信里劝他取消计划,因为就在洛克考察团队前两次对雪山进行考察后不久,大量巨大的冰雹打坏了地里的青稞,当地山民认为是洛克一行惹怒了神山,这是神山发怒的信号。贡嘎岭首匪扬言:如果洛克胆敢再次踏进他的地盘,他将不会听从木里王的意见,抢劫并杀死他们。洛克深知强匪们的凶残和野蛮,便接受了木里王劝告。这样,贡嘎岭地区再一次关闭了,洛克一行以后再也没能到过亚丁。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至此,洛克成为历史第一个到亚丁境内进行探险的西方人,第一个在亚丁境内采集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用彩色胶片和纪实文章将亚丁记载下来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在洛克心中,亚丁之行一直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他把这次考察称为“最具神秘色彩和探险价值”的旅行。即使后来回到美国,洛克一直到临终时都有第三次到亚丁考察的愿望。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1928—193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连续刊载了洛克关于稻城(亚丁)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神山地区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这本杂志,整个世界都眺望到了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的神奇雪峰。当人们从一个更大的视角遥望这组雪山时,它们的内涵发生了神奇的转化,它们不再仅仅是藏民们的朝圣之地,而成为整个世界的“香格里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为《国家地理》写的文字和拍摄的照片为后来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提供了创作灵感和素材,成就那部经典的畅销书《消失的地平线》。


《最后的香巴拉》28:洛克与亚丁

 

最后放一张洛克先生在亚丁的照片,以此表达我对这位发现亚丁三神山探险家的崇高敬意!

 

《最后的香巴拉》

 

《最后的香巴拉》01:倒叙

《最后的香巴拉》02:“错误”的旅途

《最后的香巴拉》03:神奇总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04:大小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05:初见神山

《最后的香巴拉》06:相见不如怀念

《最后的香巴拉》07:香格里拉镇

《最后的香巴拉》08:龙同扎灌佛缘台

《最后的香巴拉》09:贡嘎冲古寺

《最后的香巴拉》10:观音菩萨仙乃日

《最后的香巴拉》11:旅行的质量

《最后的香巴拉》12:卓玛拉措

《最后的香巴拉》13:冲古草甸

《最后的香巴拉》14:夏诺多吉

《最后的香巴拉》15亚丁村

《最后的香巴拉》16:只为与你相遇

《最后的香巴拉》17:贡嘎银河

《最后的香巴拉》18:央迈勇

《最后的香巴拉》19:孤独

《最后的香巴拉》20:洛绒牛场

《最后的香巴拉》21: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

《最后的香巴拉》22:雪山的正能量

《最后的香巴拉》23:曲玖札嘎舍身

《最后的香巴拉》24:俄绒错-牛奶

《最后的香巴拉》25:吃货在路上

《最后的香巴拉》26:佛是一种态度

《最后的香巴拉》27:五色海丹增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