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在奔小康,什么是小康?好象没几个人回答或思考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还有九亿农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适居用地上还有百分之八十是农民朋友。但,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先进或约定成俗的小康,是指标小康,并且,这些指标使用的是相对指标而非绝对指标,更没有分类细分的指标。如是,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只能是城里人的游戏,更进一步是富人的游戏,一不留神就成为掩盖穷富差距的遮丑布而已。即使在农村,用一个大类的分类指标来统计出的人均收入,人均纯收入,也有不妥之处,因为有些农村吃上了城市饭,靠着城市,实际过得比城里人还好,而有些则只能寄望于贫居闹市无人问,穷在深山有远亲的境地。
看看房地产领域,一方面财政收入不断上涨着,但,三分之二来自于发达地区,自然地,与财政上收较快的关联,侧重于房地产消费方面的,如就业,如投资机会,与创业机会,如社会保障程度以及观念的先进性等等,都先天性地优越于农村与未开发或尚待开化的广袤地带,这些优势转化为投资消费,带动了各地房价的猛弹,挤占着贫居闹市的人们,穷在远山的人们的居住空间,甚至是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国家比较有信心的来源证明数字是储蓄增加额与增长率,外汇储备绝对值,但这些与上述一致,也与百分之八十的人等无关,由此,讨厌房价的人多,攒着钱等跌的人也不少,一旦国家针对真正的穷人,也就是百分之八十的人等出台利好政策,最先消费的却是攒着的那部分,笔者总杞人忧天地提出房价会反弹,其实不如有些骂人者以为的是为开发商说话,实际担心着政策利好无法惠及到真正需要惠及的人群,让富人钻了空子的事儿还少吗,君不见,经济适用房小区停泊的大奔宝马,君不见,保障住房摇号中的百分之二十进行了市场流通,捂在裤腰带上卖指标,你真的不知道吗?
就算房价降至一二千一平米,就能消化穷人,也就是占人口多数的他们无房的现实吗?
我们所需要的小康,实际上是均贫富的过程,如果每户都有该有的,只不过富人的空间大些,房间数多些,小车级别高些,教育子女的方式贵族些,娶得的美人数量众些,慈善之举更实在些,咱们大可不必去奔,直接就会小康的。
如果缺乏亚文化的渗透,如果不培植基于普通人的消费文化与生活理念,即不改变占人口多数享受资源却被无限侵占的穷人的实质性环境,小康了,即大多数指标小康了,依然无济于事,矛盾依然存在。
讨论房价,依然要回归穷人与富人,任何领域都有二八定律,这才是所有有良知的人应该关注的。
1\欲罢不能。(逐步将博首文章汇集于此的一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