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买房运动能否开展的三个背景

(2008-06-05 08:23:31)
标签:

房产

不买房运动

房价

楼市

泡沫

分类: 我思故我在
    如果能将观望转化为不买房运动,对抑制房价高企是有意义的。但,通过消费延迟来刺激高房价,有这么三个背景条件不容忽视:
    一是无拐点周期长短:
    比如,目前的观望所以强度加大,是因为普遍多数看跌,认为房价没有理由不进一步下降,因而持币待购以及闲钱投资性消费均处于观望期.但观望到不买房运动,形成社会性消费力量,进而刺激高房价向下,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所以拟买房人眼中,预期房价向下.如若不是呢,将会出现这么个情形:因为现在购买力不是不足,而是有购买力的人群太少无购买力而想购买商品房者居多,如果预期房价没有下行,或整体均价水平依然产生足够的投资空间,那么,基于收入不平衡,拥有较多资金者可能通过持有性投资,大量吃进,伺普通大众醒悟过来后,发现市场中的房源少了,房价降的并不多甚至还有上涨,这个时候,由于热钱或投资性消费转移了开发商的生存风险,剩余的在售产品将成为开发商与市场真正自住性消费进行抗衡的主要本钱,自然房价真有不降反升的可能.
    所以,观望也好,不买房运动也罢,都基于房价总有一天会下降,但以香港为例,存在较长时间的无拐点周期,希望投资性消费与自住性消费者都能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二是收入均化的周期长短:
    接着上题,既然是购买力出了问题,根子在于收益来源不均,从而有可能导致投资左右房价的情形,致拐点延迟出现或不出现,那么,不买房运动必须合理对收入均化周期进行评判,也就是什么样的收益条件下,普通人能够比较轻松地买到自己的房子.
    商品化住房分配以来,收益平均增长超过了房价平均涨幅,但由于房价覆盖面远小于收益人群覆盖面,所以这两个指标放在一块比较没有意义.但,从目前国家政府加强新的营销模式引进,着力为更多的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留置大学生\社会闲杂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就业空间与致富门路;强化农村的社会保障与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村人提升素质补强我国的人力资源;政府并进一步以特区经验向中西部延伸重点发展以点带面的特殊经济区域,最终目标就是提前实现整体小康化与共同富裕.
    收入均化周期影响着拐点产生时间,只有预期收入平均化或言中产人群占主流,通过不买房运动产生降价促进,才有意义也才能够成功.否则容易出现反弹.
    三是二级市场规范程度:
    而联结这两个周期及产生真正有意义行动,还须二手房市场的规范,包括租金与租赁人与承租人之间关系分割与处理,包括政府如何承担好保障住房以及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解决.如果二级市场规范运行,则租赁费用以及选择租赁居住成为长期趋势,而且会延缓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将未来需求有效进行了理顺,自然市场将永远合理存在于适度的买方市场,这个时候,供求规律与价格规律将完全发挥应有作用,房价有起有落成为一个正常的现象.
 

    1\欲罢不能。(逐步将博首文章汇集于此的一文)

    2\重点推荐:来一场房地产改良运动(本人的研究思想)
    4、股市泡沫PK楼市泡,哪个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