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布了21世纪经济报导的专题文章,标题是京沪深楼市回暖,最刺激的一句恐怕是“楼市成交回暖:第一次像样的反弹”!
笔者不免担心起来!
没有什么依据,仅仅是预感,因为楼市已经很复杂了,如此复杂的东西在如此简单的判断面前显得薄弱无力。我的理由是,在冬天里也有成交,间或还有太原银川之类的另类红火,本次四万亿入市,利好不断,楼市出现局部成交,一点也不要奇怪。京城11月份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12479套,环比成交套数及面积都增加超过50%;深圳在11月份的前3周成交都是持续回升,第四周略有下跌;上海全市整个11月成交商品住宅70.8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了41.98%。
习惯于丢掉结构与强度指标去说事,比如,这个环比是在原有非常薄弱的基础上环上去的,自然比值非常令人振奋,而这上量的回暖的成交中,谁也不知道实际的产品结构如何,单价结构如何,总价特点如何,如此下结论,容易让人们提前感知春天,过早忘记冬天!
于凌罡说,如果你真要体会一下回暖,请下到基层,销售一线,看看除了保障住房,限价房,纯粹商品房供应,是否真正回暖,如果哪个楼盘没有大幅降价,成交回暖,我愿意与之打赌。他的意思是说:目前回暖的那部分成交,实际是借助于保障住房与限价房的大规模入市,任何降价力度比较大,并且有成交的盘子,往往是周边有政府撑腰的政策性住房放量供应,是政策性住房的价位逼迫这些邻居盘必须参照重新订价才能实现有效销售,否则由于区域需求减少而客观供应量增加,导致最终的市场疲软。
在武汉,也有人大喊:成交量井喷,楼市回暖,当然后面可能加上了问号。
放弃抄底说,新政说,刚需说,补贴说,回暖的基础条件应该是需求信心的复苏,而不是靠一两个促销手段或新政措施,也不是靠完全割肉才能出仓。
目前的成交不外:大胆者的抄底,有购买力的中产阶层依据自己对经济的信心释放需求,边缘人群挟持类似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真正准备好销售策略并且对市场有清醒认识的开发商都还比较少,谈何回暖。
1\欲罢不能。(逐步将博首文章汇集于此的一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