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团搅动房市为哪般?
(
新浪推荐: 楼市冷清
“看房团”或变“观望团”)
往日人头攒动的售楼处已经冷清多时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流失的无影无踪了。房市危机已经让开发商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很多的购房人看准了时机,观望已经有段时间了,现在是不是该出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问,房子降价了吗?房子还会降吗?哪里的房子更好?该怎样买到适合自己条件的房子呢?
最近中关村的一个IT界人士就搞了一个“阿甘购房团”,在北京网罗有相同意愿的购房人,企图通过集体讨价还价的力量,争取弄到满意的房子。但是正像于凌罡的合作建房组织一样,由于人们的想法很难在这种松散的组织中统一起来,因此类似“阿甘购房团”的“民间购房团”虽然已经成立了不少,但是成功拿下房子的还没有成功的安例。
依仗对市场需求双方的了解和广泛的客户群体,最近一些媒体开始充当起月下老人的角色,也组织起形形色色的“京城购房团”在各个楼盘之间游走。这种“购房团”可能也是受到去年“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炒房团”的启发,搞出的一种促销形式,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温州炒房团是高房价在继续邪涨时的产物,其目的和结果是推动房价继续上涨,是大老板们的大投资行为,也是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而现在的“京城购房团”是房价在开始下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买到更低价的房子,由一些自住购房者和小投资者参加的买房行为,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刚性需求性。
由于“京城购房团”的组织很松散,在游走楼盘的过程中形成的真正交易行为有限,因此称为“看房团”更合适。无论如何,在当下交易量一直低迷的市场条件下,这些看房团还是给冷清的售楼处,带来了人气和希望。
在周末的一次看房过程中,一位看房团员就反映,同是一个楼盘,去年来看时,竟得不到一个售楼人员的接待,问的多了,人家就甩给你一句:卖完了。现在半年多过去了,房价不涨反跌,售楼处没有了当时的嘈躁,显得清净温馨,看房团也受到了贵宾般的接待。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呀!
正像一些专家认为的那样,人们刚性的购房需求一直是旺盛的。但是,前段时间这种刚性需求被一些人歪曲了,以为刚性就可以无限制地把房价涨下去。其实,就像钢板一样,再好的钢也有个疲劳极限,有个刚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的过程,钢板也不永远都是刚性十足。
与往年开盘就销售一空不同,现在同一个区域里的楼盘有很多都有类似性,项目之间的竞争再所难免,因此看房团受到开发商的热烈欢迎。对购房人来说,面临着选择的机会太多的问题,机会太多对人们决策造成了难题。因此参加经过专门机构竞选过的路线和项目便是一个捷径,这也是看房团受到热烈欢迎的原因所在。
但是,“看房团”仅组织“看房”还不够,现在这样到现场看房毕竟还是一种“观望”的形式,发展下去有“看房团”变“观望团”的可能。“看房团”向“购房团”转轨,就需要在交易的要素上面下工夫。比如人群的分解、项目的选择、区位的划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房价弄下来,让购房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相关博文:
2008.4.28北京房价开始突围1.7万/平米防线
2008.4.9 北京房价削峰填谷被烫平
2008.4.24 二季度不大会有房价上涨压力
2008.4.24 “开发商死成定局”已是房产业内共识
2008.4.22 看涨派倒戈房市价格战五一前开场
2008.4.21 北京开始把打击炒房落到实处
2008.4.18 开发商会在银行前面先死
2008.7.17 建贫民区解决住房难题不可行
2008.4.16预示地产危机的5个标志性事件
2008.4.15 成交量失真让地产业陷入诚信危机
2008.4.15 普通住宅还不到四成调控任重道远
2008.4.11
劳动者收入:干一百年买不起一套房
2008.4.3 房企巨变从房价大战开始
2008.4.1
五一前后房价大战将集中爆发
2008.3.16 房价第四季度恐将跌到谷底
2008.3.7 政府官员缘何避谈拐点论?
2008.3.5 郎咸平:两元经济下房市拐点无从谈起
2008.3.2 王石的拐点论点了谁家的马蜂窝?
2008.2.28 2008年楼市走低是必然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