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房核心主题:地段PK时机

(2007-08-27 14:50:27)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中国情绪 茉莉记忆
    作为博客,建议与观点应该是表达的主要方面。结合舆论与实际情况,目前对买房消费存在迥然不同的两大对立观点,一是买房存在时机,那么消费者面临现在高房价环境买还是不买的决策;二是买房价值,是否存在一个合适的买房时机,以拿捏住房子的升值空间归我所有。
    房子为什么不断升值?地价为什么不断飙升?如果认同时机说,只能证明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政策市、炒家市、投机市,泡沫将不可避免并且买房风险非常大;相反,如果认同资源说,地段说,则房子的价值总是寓含于时间、地域、后续需求而不断得以升值。显然,相对人均不到三十平米,成套率不及百分之四十,适房人口十几倍于持有人口,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现实社会,时机说是站不住脚的,地段说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论断。
    什么是时机?
    在房地产刚上市的初期,具有闲钱以及有先见之明者,淘得了非炒房的第一桶金;当房地产火了的时候,买房者分流了,一部分是自住客,一部分是投资投机客,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所以,买房谈不上时机,决定于你的闲资与眼光,还要胆量,更重要的是购买力,我相信,只要具备购买力,没有人不想持有一套房子,无法在乎什么时候出手。而且,作为与开发商营销机构乃至政府博弈的微弱大多数,在目前的市场无法抗衡。所以时机说,只是投资投机客的一种“标榜”。
    什么是地段?房地产开发,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做为以持有产权为目的,买房同样遵守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不过,高房价下,地段披上了品牌、竞争力、附加值等诸多的外衣。又因为写字楼、商铺、产权式物业、复合投资体物业等遮掩了买房人的视线,以至买房者被房价牵着走,无法挑选地段,成为这些人的借口。
    果真如此?
    首先,高房价条件下,地段值的相对地位反而下降了,替代因素包括前述的品牌、竞争力与附加值。所以这个时候买房,如果以自住为目的,最好先剔除掉景观环境、开发商品牌、项目规模与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宣传、诸如英式管家等方面的所谓附加产品价值。任何时候只需要考量地段的特点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划功能是否前进而不能后退。
    其次,高房价下地段作为涨价由头的主要来源是交通改革与交通节点位置。恰好这些方面导致房价抬升不用怕,须要提防的是所谓中心地段,人山人海式的炒买炒卖项目。举个武汉的例子,二环线上锦绣龙城的三千五与靠近纸坊学院区的三千五,肯定处于交通节点的锦绣龙城项目价格中的地段值更为实在一些。
    最后是关于潜地段的认识。有些项目潜伏于未来的优质地段,这个时候既存在买房的时间选择,更多的关注来自于城市化的政策与该地的城市功能定位。如世纪初的汤逊湖地区,处于科技园位置的项目,现在的地段值已比较突出,相反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在价格上体现得并不明显。变相说明,这些区域的房子价格的水分少于其他项目。关于潜地段,有这么几个方面去认识:
    1、一个城市的绝对冷门区域。可以预期,每个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不会丢掉冷门区域,所以现在城市化触角尚未涉及的地方,便是未来的绩优地段。
    2、囿于财力尚未全面开发的区域。如武汉滨江地区至少有几十公里,但这几十公里的滨江区域伴随武汉未来约五十年的开发建设才有可能完全兑现。那么,滨江区域起自阳逻终于鄂黄边境,都是潜地段。作为大都市,武汉未来的开发必然围绕滨水地区做足文章。
    3、适宜郊居的未开发地段。这个规律可以放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地区均存在一些适宜居住的郊居区域,但由于开发规模、地块供应计划与方向、开发成本的限制,这些城市的城市空心化有待时日。比如,武汉市的蔡甸区滨水地带,目前有碧桂园等进入,但目前仅停留于工业及基地型开发,处于招商经营城市阶段,但不等于未来不因为城市空心化成为宜居地带。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