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汪曾琪先生曾经为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写下一段唱词:“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哪有什么周详不周详。”几句久唱不衰的唱词却真实道出了世间“人走茶凉”的冷暖情怀。
“人走茶凉”,言外之意是,有些人功利色彩太浓,对已退休、离岗、调离以及在生活上资助过自己的朋友或同事,瞧着没有利用价值,便一改往日的热情而变得形同陌路。
或许是距离离岗的日子越来越近的缘故吧,有时端起茶杯,看杯中淡绿的茶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品呷苦涩清香间便想起了“人走茶凉”这句话。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喟叹“世态炎凉,人情淡漠……。”话语间无不对那种“见风使舵、附炎趋势”之人充满憎恶,抱怨某些人见利忘义,没有良心等!事实上,这种不良情绪,正在悄悄地严重损害着人的身心健康。对此我是这样认识的:
“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既然生活在四季兼备的社会里,应该懂得流动、变换、高低潮轮回、春花夏炎秋风冬雪周转,是生命的常态。“人走茶凉”与其同属一理。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当你离开单位、职位后,往往与朋友的联系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关系淡了自然就变成了过眼云烟。要勇于承认规律,不要对“人走茶凉”有过多的不悦。
抱怨“人走茶凉
”,实际上是对别人过分要求的一种调侃,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应该辩证地看待“人走茶凉”,这里有别人对你的态度,也有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做人要有自己的准则,遇事多采取换位思考,多一份和善,多一份包容,以能够帮助他人为人生一大乐趣!就不会计较和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态度。
正确对待自己给予别人的帮助。古人:“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两句话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给的恩德和自己给予别人的好处。
前一句是说明要想着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对自己的好处,应长怀感恩之心。如果人家给你恩德,你却无动于衷,那就只能说你有的只是一颗冷酷而绝情的心,用俗话来说就是“忘恩负义”之徒。当一个人感到失落时,不防想想那些曾给予自己恩德的人,你的心境会因感恩而舒展。
这后一句则是我最想说的,“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说得是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自然是善行,却不应老是记在心里。因为你给人帮助,正是你爱心的体现,并非你是为了要图回报才去做的。如果你着眼于必须有回报,而且还是“涌泉相报”,那你就太功利了,这也是自寻烦恼的原因所在。施恩不图报是中华民 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修养。
不要期待别人“涌泉相报”当报怨别人忘了你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生活中给予我们滴水以至更多恩德的人和事不乏其数,我们真的一一涌泉相报了吗?
想想看,真要履行以涌泉报滴水之恩,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滴水算起来总不会少,可一个人那有那么多泉眼喷涌呢?现实生活中,熙熙攘攘,蝇营狗苟,以怨报德的事情不少,何处在涌泉报恩?那样的风景并不多见。
在我看来,也许不必涌泉,永远心存一份善意祝福!而终于相忘于江湖,更是真实的人生,也更符合真实的人性。
“人走茶凉”很自然。退休、离岗是另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我们应该忘记那杯“凉茶”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多想想为完善自己学习点什么?为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或需要帮助的人付出点什么?为社会奉献点什么?珍惜有限的岁月,活得充实,活得自在,活出健康,活出品味,活出尊严。心态调整好了,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即便别人真的给你“一杯凉茶”也不会烦恼更不会在意。
此文已被济南《现代健康报》采用


金银卷
小刺猬豆沙包
红枣如意卷

彩色饺子
麦香馒头
猪蹄花卷

粗粮豆沙包
寿司 什锦蛋炒饭

夏日清凉面
黑芝麻元宵
红枣粽子

五仁月饼
手擀生日面
柠香红豆沙

黑芝麻开口笑 苹果马芬
萨琪玛

果仁桃酥
酸奶沙拉
果蔬沙拉
http://msn.babytree.com/fckeditor/editor/images/smiley/msn/emot-15.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