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新泽西第一位亚裔女市长谈美国市长

(2009-04-30 07:21:20)
标签:

美国市长

mayor

华裔

文化

分类: 中西文化

我在几个月前贴出了一篇“别把美国的村长、镇长当市长”的文章,谈到不应把英语中mayor这个词一律翻译为“市长”。对此美国新泽西州第一位亚裔女市长谢兰女士读到这篇文章后给我来信,谈了自己的看法,对我的文章做了订正与补充,我转发在这里,供各位参考,也向谢兰女士致意与感谢。

 

Dear Mr. Zhai,

 

I just read your blog titled "别把美国的村长、镇长当市长“ and offer my comments below:

 

我想美国的政治系统与世界各国的都不太一样,就中美而言,中国的政府机构体制比较类似欧洲大陆(相对而言),政府官员(elected officials)大多是任命性的,中央管辖的势力很大。而美国的联邦制决定了美国地方州政府的权力常常大于联邦的中央权利,在某些州,如新泽西州,地方市政府的权利又高于州政府的权利, 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地方公安、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等的政府实际操作功能,州政府以及联邦政府只是起到了提供部分资金、治定部分宏观法律的作用。

 

在新洲,市长和市长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是直选的市长,有的是推举的市长。 其他州的情况于此也有差异,例如马里兰州和佛州等, 不可一概而论。

 

中美两国都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众多(极多),而美国人口稀少,市长、村长的权利不能全用人口统计数字来计算,美国的政治图形是与由各州、各市的历史决定的,微妙也在其中。

 

我认为中美之间差距最大的就是中国人对政治的厌恶使得大部分的华人成为政治上的缩头乌龟,使得我们近期来美华人的实力在美国参与制的政治环境中受到无穷的损伤。相比之下,美国人(包括在次久居的华裔)虽然时时痛骂政治,但是对市长、州长、总统的头衔所代表的以民为本、为民而存公益精神(public service)的宗旨深信不疑,也常常在竞选中以此宗旨来衡量候选人的诚意和可信度 -- 这就是民主。

 

我虽然对你本文的观点不太同意,但是我很欣赏你的文笔和才华!期待享用更多的好文章!

 

-- 谢兰,美国新泽西州第一位亚裔女市长/女村长
草笔与新洲

 

翟华原文链接:

 

别把美国的村长、镇长当市长(2008-11-05 06:22:46)

 

更多读者反馈请参阅

读者反馈:《从文化进出口看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文

读者反馈:一篇文章中的病句

读者反馈:有关Seoul的译名

读者反馈: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

读者反馈:日本人吃面条出声的历史原因

读者反馈:为什么un pan7寸)被翻译为9寸?

读者反馈:汉语拼音中的x

读者反馈:关于""这个网络词汇的用法

读者反馈:用四川话区分"的、地、得"

读者反馈:关于中日人名的译音

读者反馈:关于"北京"的读音

读者反馈:关于汉语拼音si的思考

转发网友回应:“邦交”一词没有侮辱意味

读者再说“的地得”:粤语清楚了,闽南语呢?

读者反馈:九旬老人以亲身经历谈"鬼子日语"的来历

读者反馈:高考不考英语是否对农村考生更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