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看了三遍,从完整版到剪辑后的版本。看第三遍的时候我以为我会腻,可是依然感动。究其原因,应该只有一点:《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那么说?卖个关子。先说武打,因为《叶问》是功夫片,所以武打部分是最抓人眼球的地方。评心而论,《叶问》里的武打动作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武打,至少比《霍元甲》要好。整部影片一共有五次对打场面,我觉得看的最过瘾的是甄子丹与樊少皇的两次交手。第一次,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来势汹汹地找叶问比武,樊少皇的刚猛强劲对决叶问的沉着稳健,一介武夫的生硬比拼一代宗师的灵动。尤其是当甄子丹用一把鸡毛掸子格挡樊少皇大刀的时候,一刚一韧,一莽一稳,鲜明对比下给人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不禁拍手称快。
第二次,甄子丹在棉花厂对阵樊少皇和黄又南两个人,其实这次主要还是甄子丹与樊少皇的交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甄子丹手持一根长竹竿,用一竿挑二虎的打法破了两人的阵势。不得不说,手握竹竿的甄子丹很有大师风范。近几年来,甄子丹一直在拍现代动作片,《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不是拿刀就是拿短棒,很少见他拿一根长竿打传统的中国功夫了。与《霍元甲》变换各种兵器不同,《叶问》要表现的只是咏春拳的连环快打和近身搏击,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没有过分的动作张扬,有的只是最纯粹的徒手搏击,最传统的中国功夫。
然而,影片前四场的武打虽然让人大呼过瘾,痛快淋漓,可是到了最后高潮的一场比武,无论是打斗时间还是打斗过程,都无法让人尽兴。甄子丹赢的似乎太过容易了,池内博之扮演的三蒲将军是一个跆拳道高手,可没两下就被打到了,这让人无法信服。在心理上,我们都希望最后一场比武是最精彩最顶级的对决,可《叶问》在对这场比武的处理上却很难让人感到满足,说不过瘾那是真的。不过,从整体上说,洪金宝和甄子丹这样的组合并没有让人失望,无论是动作设计、兵器的选择,还是咏春拳的风格,都表现得相当到位,我甚至觉得这对组合是最适合拍中国传统功夫的一对组合。
接着再说演员。很多人都在说甄子丹终于会演戏了,而我同样也有这种感觉。我只是想说,甄子丹懂得收放了,该收的地方收,不是只顾着耍花腔假幽默;该放的地方放,不是一味地板起脸孔装深沉。叶问是淡泊致远,却不是孤高自傲;是从容豁达,却不是故步自封。甄子丹的表现,可以说把叶问作为一代宗师的风范和气度很好地诠释了出来。印象最深的是甄子丹的眼神,从跟武馆师傅切磋时的平和谦逊,到打日本兵时的熊熊怒火,再到打完之后面对妻子的感激和对世道的愤懑,甄子丹的确进步了很多。
还有一个配角不能不提,那就是林家栋。看过影片出来的人很多都提到了林家栋,说他演的最好。看来群众的眼睛到底是雪亮的。林家栋扮演一个地方上的小警察,他有对百姓颐指气使的一面,也有对同胞誓死保护的原则。为了养家糊口,他给日本人当翻译,被人叫走狗汉奸。但为了保护叶问,他不惜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把叶问一家安顿在自己家里。林家栋把这个人物演绎得有血有肉,充满人性,让人看了不禁动容。
另外,还要说一下熊黛林。就像《黄飞鸿》里的关之琳一样,熊黛林在《叶问》里仍然是个花瓶。关之琳的花瓶已被认可,而熊黛林这个花瓶也非一无是处,至少是个很美丽优雅的“花瓶”。
现在要来解释为什么说《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其实道理很明显,原因就在于故事。《叶问》讲述了一个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一位武者从打拳自修到挑战日军,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奋起反抗,这些内容叫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热血沸腾,感慨泪下。更何况,2008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中国人太需要一个给自己信心和意志的理由。《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并给人以斗志。说这些或许会让人觉得有点过了,我只是觉得,至少《叶问》再一次告诉了中国人团结的力量。

抚摸三下严正声明:原创稿件,新浪独家,未经本人许可允许,任何赢利性纸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情感倾诉请联系:
QQ:467068131(注明博客) MSN:lyj_12399@hotmail.com
E-mail:lyj_12399@sina.com
被首页推荐的精彩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