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真实的新加坡 -- 工(二)
(2009-03-20 18:32:34)
标签:
新加坡金融海啸经济电子制造技术裁员房地产石油海事建筑文化 |
分类: 我眼中真实的新加坡 |
前文已经说过新加坡的金融与地产业在这次金融海啸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新加坡毕竟是东南亚政治最稳定、金融体制最健全的国家,周边国家的富人们还是会不断地把他们的财富拿到这里来投资保值,所以虽然这半年多以来房地产经纪、投资顾问、保险经纪(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推销投资型保险产品的佣金)这几个职业是哀鸿遍野,但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淘汰了近几年赶“时髦”而匆匆投入这些行业的人而已。一旦世界经济复苏,这一块应该能够很快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新加坡经济的另外一大块,石油转运与精炼,基本上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尽管油价起起伏伏,但全世界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总量还是保持上升趋势,所以新加坡着“雁过拔毛”的生意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
最近因为失业率上升,新加坡政府接连举办了好几次大型的就业展,除了政府部门的职位之外,最多就业机会的行业就是海事工程和旅游服务。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和著名的旅游国家,这两个行业其实也是新加坡的传统就业强项。但这两个行业中的大部分都涉及到一些脏、苦、累、险等新加坡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所以长期以来都面对人手不足的情况,不得不大量引进外国人。现在那些“舒适”的工作不好找,政府拼命号召求职者不要那么挑剔,再加上万众瞩目的赌场开张在即(预计第一个在今年7月就可以开始部分营业),也创造了大量服务业的职位,相信会有不少新加坡人转变求职立场。
新加坡另一个大量依靠外国劳工的行业就是建筑业。前两年房地产市场火红的时候,到处都是大兴土木的工地,而工地上工作的几乎全是孟加拉人或中国人。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很多发展商停建、缓建项目,政府也开始控制发出劳工准证给外国人,但这一行仍然无法吸引新加坡本地人加入。
其他诸如医疗保健、教育等行业,虽然能够创造不少周边经济效益和连带就业机会,但就其本身而言,或者由于技术性过高,或者是直接就业人口不多,在新加坡的经济中之占不大的份额。
(终于把全篇的正文写完了。在写“结束语”之前,会针对前面各章做一些补充,尤其是一些图片和最新的资料,所以大概还要花一段时间。)
本专辑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