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真实的新加坡 -- 户(二)
(2008-12-29 13:27:58)
标签:
新加坡税收财政所得税消费税产业税水资源保护女佣税印花税文化 |
分类: 我眼中真实的新加坡 |
新加坡的财政年(fiscal year)通常是以12月31号截止,尽管各项财务报告通常都要到第二年的3月份才陆续出笼。不同的机构根据自己办理财会结算的条例,很多都规定在12月15日之后发生的一切财务往来都归入下一个财政年。所以一到了12月初,大家都开始忙着检点这一年中该清而未清的帐目,也就是各个财会机构最忙的时候了。
新加坡的税收名目繁多,与普通人相关的就有个人收入所得税、消费税、产业税、水资源保护税、女佣税、印花税、交易税等等,再加上公司税和各种杂项收费,以及各种罚款(新加坡罚款多是出了名的,会在“刑”一章中详述),以至于有人把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的英文缩写PAP戏称为“Pay And Pay”。
- 个人收入所得税。新加坡采取的是累进税率,也就是你的收入越高,税率也就越高。每年税务局都会在1月底2月初宣布今年(也就是上一个财年)的缴税标准,通常个人应缴税收入在24000新元以下的不用缴税(这个数字理论上每年变动,比如通胀高的时候可能会调整到26000),然后分成几个档次,比如24000到30000,30000到50000,50000到80000,80000以上等。每个档次缴付的税率不同,但只针对本档次缴税。举例来说,如果应缴税收入为35000,24000到30000的税率是2.5%,30000到50000的税率是3.5%,那么最后应缴纳的税款是(30000 - 24000)x 2.5% + (35000 - 30000) x 3.5% = 325新元。缴税标准中包括很多的扣税条例,比如公积金(CPF)是免税的,个人为了接受正规教育所支付的学费也免税,如果有无工作的父母与你同住可以扣税(这是政府的“亲家庭政策”的一部分),妻子没有工作的丈夫也可以扣税(吊诡的是丈夫无工作的妻子不能扣税,不鼓励吃软饭?),有未成年子女的更加可以扣税,用于购买人寿保险(life insurance)的保险费也免税,等等等等。现在税务局鼓励大家在网上保税,所有的条例都做成电子表格,如果你的雇主参与了“薪水自动报税”计划的话,你的月薪、花红、公积金方面的计算都已经自动完成,你只需要花个几分钟填写一下扣税的栏目,就可以完成保税。理论上纳税人应该保留所有的扣税原因的证明备查,但税务局根本不可能查得这么清楚,所以只能重点盯紧一些收入水平与保税额严重不符的或是灰色收入比较多的行业,比如我的保险经纪就曾经被税务局请去喝过咖啡。个人纳税记录同时也是个人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无固定职业或经常更换雇主的人来说:当需要证明个人的收入水平来申请住房贷款、移民、签证之类的东西的时候,一份稳健增长的纳税记录非常有用。
- 消费税(GST)。新加坡的消费税已经从我刚来时的3%逐年增长到了7%,在亚洲已经进入高消费税的国家之列。所以在新加坡买东西、吃饭、住酒店都要看清楚价格是否已经包括了消费税,否则这中间的差价还蛮大的。通常来说,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商品已经含税,而餐馆价格多数不含税(而且还不含10%的服务费),酒店、机票这些就case by case,但所有商家都必须注明自己的价格是否已经含税(当然那个字体可能小得你根本看不清...)
- 产业税(property tax)。主要指不动产,即购买的住房、店屋这些。税务局会对所有的不动产给出相应的估值,每年浮动,保税季节那些拥有不动产的业主就要根据这些估值来缴纳产业税。
- 水资源保护税。主要是在每个月的水费帐单中征收,税率为40%,也就是说你的水费如果是100块,你实际上要交140块外加消费税。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水源稀缺,希望用这种方法来鼓励人们节水。类似的还有所谓的“马桶税”,也就是你家里有几个卫生间,每个卫生间每个月要收5块钱外加消费税的保洁费。
- 女佣税。顾名思义,雇用了外籍女佣的家庭每个月要缴的税。最近为了鼓励生育以及讨好中产阶级,政府常常减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的女佣税。
- 印花税。所有的法律文件,如合同、房契、遗嘱等等,如果要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就要拿去公证备份,同时缴纳印花税。
- 交易税。房地产、股票、期货这些,跟中国大同小异。2007年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的时候,政府单从印花税和交易税这两项就猛捞了一票,使得全年财政大盈余。
新加坡政府近几年很少出现财政赤字,2007年更是大丰收,所以2008年大派红包给选民。不过由于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风暴,政府又出台了刺激经济的配套,估计2008年会有数亿新元的财赤,不过平摊到每个人头上,也没多少了。
(在家颓废,顺便写完“户”。下一章是“礼”,大部头,要慢慢写了。)
本专辑其他博文:
前一篇:回到最初 -- 坡子街的火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