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豆角豆角的做法大酱大酱的吃法美食 |
分类: 塞外美食 |
收到了#美食感恩季#的欣和六月鲜礼包,有酱油、蚝油、米醋等各种调料,这里面最先被我用完的肯定是大酱。我在东北长大,一日三餐都离不了大酱,碗柜里的酱碗处在一种且满且填的状态,那些青黄不接的料峭春寒,那些长达五六个月的冰冻严寒期,没有蔬菜暖棚交通不便,酱在,安全感就在。能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下饭菜。
母亲已经不用逐年做酱了,家里人少,做一次够吃几年了。或许祖辈是山东人的缘故罢,欣和大酱跟家传大酱味道比较相近,家传大酱回甘的滋味更足一些。每次用酱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母亲的身影,所有和酱有关的故事她都是主角。大酱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这个味道也陪伴她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她说下乡是最磨炼人。生产队像过节一样杀猪宰羊的欢迎仪式一过,就和社员一起投入繁重的生产劳动了。这些知青属于进步青年,每天专挑最累的活儿。有一天母亲收工,两肩生疼难忍,到灯下一看,原来她用扁担挑土,把坎肩上的按扣儿嵌进了肉里拨不出了。这些苦累母亲都能承受,知青都是青壮年,最难涯的是定量配给的粮食不够吃,做成稀饭每人只吃个四五成饱,上山干活时肚子还饿着。
到了夏季,冬天过年杀猪存下的猪油就用光了。这可怎么办呢,缺粮已经让大伙儿挨饿了,菜里怎能没点油水呢?这时,大伙儿把目光齐刷刷地视向大酱缸。虽然生产队的粮食不够,但是做酱的黄豆是管够的,集体户里年纪大一些的知青会做酱,每年都要做几大缸。轮到母亲做饭时:“我打开酱缸,那上面飘着一层油啊,我们就用酱来烧豆角茄子,夏天就好过了。”那一缸飘着酱油的大酱,给这些条件艰苦的知青带来了多少欢欣鼓舞的希望!
我的记忆里,母亲做菜必放油,我追问:单用酱烧的豆角茄子好吃吗?
“那还用说吗?”母亲难忘那些酱立了大功的日子。
七、八月份的豆角茄子堆得像山一样。母亲再没单用酱烧菜,或许不缺油少盐就不必噱头了。但是无论炖什么菜蒯一大勺酱是必须滴,从姥姥那儿就有了的。
调料:葱花适量
主要做法:
1、
2、
3、
4、
5、
6、
特意煮了一碗红豆子高粱米,这样吃是绝搭。
小贴士:
1、
2、
米饭的各种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