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文艺大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上的真唱与假唱,一直是公众多少年来沸沸扬扬议论的一个焦点。
观众带着淳朴的感情,希望春晚上每一个他所朝思暮想崇拜的歌星还一个真实的他们,否则用假唱来糊弄我们,观众认为被愚弄,被欺骗。
我在这里多一句嘴,这有一个是追求艺术真实还是追求真实艺术的问题。
艺术真实,是指必须肯定它是艺术,就像我我宁愿当个傻子接受欺骗,为它哭,为它笑,为它狂,所谓老话说得好: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和在一起弄的是一个乐子。戏就是戏,看完了,高兴了觉得这个戏让自己开心,让自己乐了,又让自己悟了,那就皆大欢喜。过后一想,生活中还确实是这么回事。那么,这个时候艺术已经以它的成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真实艺术,是指像报告文学一样,首先生活是真实的,然后才是艺术。这个艺术,一般是震撼人心的,但成功者甚少。因为他追求了真实,艺术成为辅助。
我记不清是九十年代的哪一场春晚,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春晚大胆改为真唱。这一改,把一贯趾高气扬,得意洋洋的艺术家推在了风口浪尖上。
现场直播,本来是令许多人恐怖的,头疼的。现场操练,一口气,不能错。除了主持人每天看着聚光灯摄像机和泡泡糖一般,谁也做不到。但观众要求你最好,艺术家你能保证你的状态最好?
加之心里压力,虽然在直播现场的后台,艺术家在既不敢吃饭,又像搁在鏊板上的毛虫一样,叽叽哇哇吊一顿嗓子,晚会还是不成功。
艺术,说白了,许多时候是个偶然,有人称为灵感。
不是每个艺术家会在你规定的时间创作出你需要的作品,如果你以权力规定,我告诉你:你规定的时间里创作出的东西是纸糊的O糊弄I的。
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梁祝》的,《梁祝》是怎么产生的?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一九五九年,并于同年在上海初演。两位作曲者陈钢及何占豪当时仍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40多年来,几乎中国人只知《梁祝》并不知何占豪与陈钢。为什么?尽管他俩为《梁祝》创作者之争一直没有断过,无非是这个名曲的利益让俩人放不下来。话说回来了,还是艺术灵感激发了他们的一瞬。
感谢苍天厚爱吧!如果真有实力,再创作《梁祝2》《梁祝3》《梁祝4》来呀,怎么会昙花一现呢?
不知大家是否理解我绕这么个圈的原因了?
中央台的春晚,出现的艺术家是中国的顶尖,这是毋容置疑的。顶尖是顶尖,顶尖在爹娘生了个好嗓子。水平还未见得超过我们中的几个人。其实也不必高看他们。即使唱歌,他们哪一个留在大家心中的还不是一个两个,顶多三四个的成名曲,他那个敢说唱一个红一个,而且个个唱好。
他能发挥的时候不是你要求的时候。如果你要求的时候正是他无奈的时候呢?我们让大过年的晚会砸吗?我们让大家一年都不高兴吗?歌星不敢,导演更不敢。
可能大家都知道美国世界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美国举办了一次卓别林艺术表演大赛,卓别林换了个名字也去报名参加了。结果,伟大的卓别林在模仿自己的大赛中,荣获第二。是卓别林不像卓别林还是别人太像卓别林?
其实,谁也没有错,连卓别林自己都承认,艺术的真实和真实的艺术不是一个概念。
容纳春晚的假唱吧,有时的欺骗只要我们傻呼呼地高兴容纳,也是一种善良,根本的还是为了自己高兴。真给你出来一群突然连调都捉不住的,让我们大年初一打隔的,怎么办呢?
假就假吧,反正他哄咱高兴,何必较真!
转载必须注明转自 当然新浪博客
我的精品博文导读
*春节晚会上的真与假 *贿赂,中国社会经济黑洞之四
*麻将,中国社会经济的黑洞之三
*典庆,中国社会经济的黑洞之二
*小姐,中国社会经济的黑洞之一
*女人是水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武则天 *金庸,荼毒了几代青少年的精神“毒枭”
*“金大侠”你还需要多少钱?
*洞房花烛夜的感慨
*男人是个狗
*影视圈就是“黑社会” *电影《画皮》是在强奸中国文化和艺术
*人和动物的奇谈怪论 *交通监控摄像究竟在充当着什么角色? *傻瓜傻话多哲理
*网民,真的成了“搅茅棍” *网民,不要成了“搅茅棍”
*世间怪象之四:猫鼠如亲
*世间怪象之三:癞狗挡道
*50前后(世纪老人)—当然注释
*60后—当然注释
*70后—当然注释
*80后—当然注释
*90后—当然注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