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藏书,胜过金钱

(2023-05-18 21:39:11)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家有藏书,胜过金钱

中耀

捷克教育家、思想家柯顿斯基说:“图书——是造就人才的工具。”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说:“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

人只有读书,才能有学识、有才能。人不读书,一切都谈不上。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

若想读书,家里必须有书,家里没有书便无从读书,即使能借到书,总没有自己有书用着方便。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赛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好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英国画家威尔逊说:“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他们的话都说得特别形象。

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大都出自“书香门第”,一方面是有文化修养的家长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家里的大量藏书会给孩子以充足的精神食粮,博览群书能使孩子成为优秀人才。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名士家中多有藏书,反映了知识分子求知若渴,爱书如命的心情。比如宋朝时,许多文人都以藏书为乐事,私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如晏殊之子晏几道,每次搬家,妻子都要为搬书而烦恼;江陵有个叫田伟的小吏,藏书更是多达5.7万卷。大文豪黄庭坚看到他如此多的藏书惊叹道:“吾尝校中秘书,及遍游江南,名士图书之富,未有及田氏者。”;黄庭坚的舅舅李常,藏书也多达9000多部。

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爱书,他宦游各地总是经心收集各类书籍。他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有藏书多达7万卷。

每个家庭都应当有书,而且应当有较多的藏书。如果将全家族的藏书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就会方便全家人阅读。这样,就会对全家族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文革”前我曾有过不少的藏书,那是我从中学到大学乃至在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时慢慢积累的。可惜在“文革”中,书作为“封资修的毒草”也难逃厄运。我想偷偷地保留这些书,一是没有地方存放(自身睡觉的地方仅仅能放一套行李);二是也没有胆量(害怕被怀疑想复辟),只好咬牙把自己最珍爱的书籍当废纸卖破烂了。 

“文革”后,有眼光的儿子买了许多书,他自己留了一部分,又给了我一部分,这使我们都有了不少的藏书,也为我后半生的读书写作增添了情趣。

我在这里告诫大家要爱书、买书、藏书,只要是有用的书、有益的书就买,但更重要的是读书。否则,有书不读, 藏书再多也是没有用处的。我以为,买书的钱不会白花。书对我们来说,就是财富,甚至胜过金钱。

遗憾的是,现在有许多家庭没有藏书或者藏书不多。有些家长自己不读书也很少买书,所以也不愿意给孩子买书。他们认为书很贵,孩子上学读课本就够了,用不着再课外书读书。或者以为。孩子有两三本课外书就够看的了,这种想法是误己子弟的。

孩子有几本书就可以了吗?除经典的书和特定的情况,一般的书读上一两遍也就可以了,吸取了该书中的精华之后,再反复阅读就像嚼过的甘蔗渣滓没有意义。如果只是有限的几本书让孩子反复阅读,实际等于无书,其后果是难如人愿的。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人不读书就不能有学识,就不能提高思想修养,就不能提高聪明才智。一个不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愚人,而那些才华横溢的智者多是刻苦读书的结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饱读诗书气自华”。没有书、不读书,孩子是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的。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文章

 走好人生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