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风
北国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446
  • 关注人气:4,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在油工组的日子里

(2012-06-05 16:12:08)
标签:

人生感悟

往事忆旧

文化大革命

情感回忆

退休生活

分类: 散文随笔

想起在油工组的日子里

李爽

   1976年初,我参加工作了。最初我在开原一家基建工程队当油工,我们油工组师徒共10人,其中师傅4人,徒弟6人,我当年20岁,是6个徒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油工是基建工程队中的技术工种,就是为基建工程中的门窗及需要刷漆的部位涂刷油漆(当时,没有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属于相当不错的技术工种,既不是重体力劳动,又有一定的技术,还有劳动保健。所以,与我同期参加工作的好多年轻人都羡慕我的工种。而我,却一心想去科室当“白领”,对油工的工作并不珍惜。

▲“偏向”我的刘师傅

   在四位师傅中有位领头的组长,名叫刘国志。他40多岁,中等个子,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他为人耿直,有话就说。但性格不好,见到看不惯的事,常常爱发脾气,甚至为一点事就会发火。我们6个徒弟都怕他,但他从不和我发脾气,背地里还偷偷地关照我。

  一次,我们给一家单位的门窗刷油漆。不小心,我碰倒了油漆桶,满满的一桶油漆洒了一地。那可是刚刚启封满满的一桶油漆啊!我吓坏了,心想刘师傅肯定会跟我大发雷霆的。于是,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残局。刘师傅赶过来,什么也没说,反而帮我一起收拾。

 一次,师姐给高层窗户刷油漆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刘师傅扶住了她,油漆却洒了一地。刘师傅毫不留情的批评师姐不用心,还警告师姐:“下次再洒油,一定得照价赔偿!”。师姐委屈得一声不吭,还瞥了我一眼。我知道,师姐一定在嫉妒我:“一样弄洒了油漆,师傅干嘛不说你啊?”

 事后,听师姐和大家议论:都说刘师傅“偏向”我。

 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刘师傅的确“偏向”我,比如;大家做防水活时,刘师傅就安排我加热沥青;给天棚刷浆时,刘师傅就安排我递点东西之类的轻巧活。

 因为沈阳有工程,我们油工组每月要去一次沈阳。为了省钱,刘师傅让大家都坐敞篷的“大解放”货车。而照顾我允许我坐火车(报销车票),这让师姐和师哥们都很嫉妒。

他们知道刘师傅是有意 “偏向”我,此后谁再弄洒了油漆就都往我身上推。每次只要说是我弄洒的油漆,刘师傅就不再言语了。于是,他们就背地里偷着笑。

▲为解馋而揽活

 那时我是学徒工,每月工资17元。

 当我第一次得到17元工资时,我从中拿出几块钱给刘师傅买了点小礼物(记不清买的什么),表达我对师傅的一点谢意。

那个年代,物资十分匮乏。尽管经常加班加点,甚至加班到半夜,也没有任何加班补助,那时的口号是“8小时外大干社会主义”。有时会发给每人两个面包、一瓶汽水,大家就会特别满足。只觉得那面包特别的好吃,如果能吃上一顿丰盛的酒饭就会更满足了。

 于是,单位的8小时工作完成后,有时刘师傅会领着大伙到外面揽些小活,给大家“解解馋”。一次,合作饭店的领导来找到刘师傅,求我们去给饭店糊棚。刘师傅与饭店的领导谈妥了,完事后一定要给大家“解解馋”。

 主人要求我们用彩色的“窝纸”,糊出漂亮的花棚(现在只能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到)。我们学徒工谁都不会,好在几位师傅深谙其中的技巧,我们几位徒弟分工刷浆糊、递“窝纸”,刘师傅安排我用高粱桔子扎的梯形架子,把刷好浆糊的棚纸挂在上面再递给师傅,师傅负责将“窝纸”花纹对花纹的裱糊上。我们分工合作,一会的功夫就糊出了一个漂亮的花棚。

▲撑破肚皮的韭菜馅饺子

 棚糊好了,饭店领导为了答谢我们,让人专门给我们包了鸡蛋、虾皮的韭菜馅(素三鲜馅)的饺子。那个时候,在寒冷的冬天能吃顿鲜嫩可口的韭菜馅饺子,可是不小的口福。大家都放开肚皮大口嚼起来,甚至吃饱了还不放下筷子,一直撑到了嗓子眼,只觉得太满足了(当时,家家户户冬天吃的就是白菜和萝卜)。

那晚回家后,我告诉妈妈说:刘师傅领我们加班了,三鲜馅的饺子“可劲儿造”真“解馋”啊!妈妈特羡慕我:“你们这顿饺子,可比那加班补助费贵多了……”的确如母亲所说,那顿饺子的香气到现在我都不能忘记,因为那其中还有师傅对我的关爱。

 就这样,我们随刘师傅辗转了百货、饮服、副食、五金等8家公司........吃遍了那些好吃的油条、白面馒头、大米饭……让同事们好生羡慕我。

▲丰富多彩的工地生活

 几位师傅都很关爱我,师姐和师哥也都关照我,我觉得自己在油工组工作的日子特别快乐。

 每次我们工作之余,或者刷油漆小憩的时候,师哥和师姐就会给我讲故事、教我唱歌。最难忘的是,师哥王春伟教我的那首洪湖赤卫队韩英的一段唱:《愿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解放》,至今我还记得那优美的旋律……

我们在沈阳工地干活时,师傅有时会领我们去看电影,又请我们品尝“李连贵熏肉大饼”,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那种惬意让我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让人留恋……

 如今,回忆我在油工组的日子里,虽然工作有些枯燥劳累,工资收入不多,日子有些奔波清苦,但是,我们师徒之间的情意是真挚的,工作是融洽的、精神是快乐的……

我难忘那段日子,更思念当年关心、关爱我的师傅和师哥师姐们……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文章

 走好人生的道路

欢迎加入《家庭教育随笔》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jy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