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各校研究生考试面试最热闹的时候。一位老师每次几乎都问同样的问题:“你喜欢读什么书?能谈谈读后感吗?”遗憾的是,几乎每个同学都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因为,他们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考生中有的问“读过的杂志算吗?”有的想谈谈刚刚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有的则想说说每天都背的那本教材。据我所知,这样“不读书”的学生还大有人在。糊弄着毕了业找个工作的人,不读书也就罢了。可还想继续深造者也不读书,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吧。
前几天,我刚写了短文《坐地铁时带本书》,再说这个话题很难出新。但读书对大学生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令我不得不旧话重提,还望诸位见谅。我长话短说,您耐着性子看。
过去把有学问的人,称为“读书人”。起码说明不少学问是从书上得来的。后来,人们把“读书”当成了“上学”、“求学”的同义词,常常有“在外读书”的说法。至今还有读中学、读大学、读研的说法。这个“读”指的应该是读书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说,学生学生,以学为“生”。而读书则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估计直接反对大学生读书的人不会太多。一些大学生也会说自己成天捧着教材没完没了地看呢。问题是“读书”,应该是广义的。不管是从“读”的行为来说,还是从“书”的种类来说,都不能太局限了。比如,“读”不只是指读出声来,还包括思考、包括研究、包括做笔记、包括写读后感......读书,不只是读教材、读讲义,还要读经典、读原著;不仅仅要读所学专业的书,还要读其它领域的书。
有人把不读书归罪于没有时间。的确,大学生虽然看起来比中小学生时间要空闲点儿,但架不住要做的事情也多啊!要参加社团活动,要当志愿者,要出去旅游参观,要交友谈恋爱。到了大三大四,还要准备考研、考公务员、考托福、考GRE,还要到处找工作,提前给人家打工......哪儿还有功夫看书呢?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却也是经不住推敲的。虽然要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很多,但在大学的时间表里应该给读书一席之地。因为,有许多知识需要从书上获得!而这些知识将是今后继续深造、就业的基础和资本。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些事情是可以先为读书让让路的。稍微少玩会儿、社会活动适可而止、少睡会儿懒觉,恐怕还是可以挤出点儿时间来的。大部头的书读不了,翻翻薄一点儿的总可以吧;仔细研读来不及,粗略地浏览也比不看强。
有的人或许会说,现在的书读着没劲儿。东抄西抄的,没什么新意。这我同意。但这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只不过需要挑选合适的书来读就是了。不是逮着本书就读。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也要考虑社会发展、职业需求。时间紧迫,选择尤需谨慎。
有的人说,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电视、广播都是即时报道,书看不看两可吧。此言差矣。上网可以,看电视、听广播也没错,但不能替代读书。不同的媒介,在传承知识和文化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职能不同。因为书籍媒介的特点,许多学问都要靠它来承载,一些知识只能通过读书才能学到。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们读了别人的书,就能够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如果能灵活运用(不是抄袭),为我所用,想必会进步很快。不信?试试?
喜欢读书的人把读书当成乐趣。读喜欢的书,的确也很有乐趣。但还是有些书需要静下心来、耐着性子读的,有时还是要吃点儿苦头的。也许有些自己并不十分感兴趣、但又很重要的书要逼着自己读。我并不提倡“头悬梁、锥刺股”,但还是赞成为读书付出点儿心血、牺牲点儿时间的。因为,这是为今后奠基、铺路。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点儿道理,不用我多说。
现在有些学校、有些老师对学生读书的要求并不严,也缺少并要的引导。校园里什么气氛都很浓,就是缺少点儿书卷气。这需要加以改进。但书毕竟是需要我们自己读的。读书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不要等着学校、老师来逼我们读。我们自己加油才是!
令人吃惊:20%的学生想轻生
预防大学毕业堕落症的三个秘方
那英感叹: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谁在蹂躏你的健康和生命?
明天我们还有没有报纸看
中国报纸网络版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学生找工作要不要先整容??
两耳要闻政治事,用心研读社会书
在博客里留下思考的轨迹
坐地铁时拿本书......
高考能取消外语考试吗?
谁逼女生艺考竟报60所高校?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