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3月16日,报刊史上又留下了值得关注的一页。这天,已经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印出了最后一期报纸,从此告别了“纸质新闻”的年代。与此同时,这份报纸的网络版却继续经营,成为美国首家只有网络版的大报。不幸的是,现有181名员工只有20几名可以留任。
这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遭遇。此前,《落基山新闻》已经被迫停刊,《塔克森市民报》也将于近日关张。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费城问询报》所在公司在内的美国4家报业公司正在寻求破产保护。
另据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在16日公布的调查报告《美国新闻界2009年状况》说,称传统媒体濒临灭绝有些夸张。尽管报社关张、公司破产,但并不意味这报界的末日已经来临。只经营网络报纸不会普及,报社近90%的收入来自纸质报纸。
现在就下结论说报纸濒临衰亡还为时过早,但一厢情愿地认为报纸还会东山再起依据也不充分。惟一可以确定的是,报纸必须借助网络的力量,才能谋求新的发展。其实,也不局限于报纸。作为网络,将网罗天下。报纸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报纸自身的原因。如果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电视节目变化很大,广播节目也是花样翻新,而报纸却几十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说本质的变化。这在网络时代,显然是不能适应需要的了。既不符合读者的需要,也无法和其它媒体较量。
现在报纸的发展趋势是,免费、小报、网络化。报纸发展不能靠零售和订阅的钱,而是靠广告。而广告则和发行量紧密相关。无门槛阅读是扩大发行的必由之路。报纸的优势在于品牌效应、信誉度和厚重的报道,将这些移植到网络里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混同于一般的网络信息。
中国报纸网络版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学生找工作要不要先整容??
两耳要闻政治事,用心研读社会书
在博客里留下思考的轨迹
坐地铁时拿本书......
高考能取消外语考试吗?
谁逼女生艺考竟报60所高校?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