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待媒体和善待观众并不是一回事儿

(2008-07-25 20:45:15)
标签:

记者

警方

李亚鹏

奥运

媒体

凤凰卫视

香港记者

人民日报

杂谈

    善待媒体就是善待全球观众!今天的《人民日报》的标题着实吓了人一跳。好家伙,这还了得。从字面上来理解,媒体就等于观众不说,还等于全球的观众。你想啊,全球多大,观众多多,谁敢惹啊!

 

    文章谈的是北京奥运接待媒体的话题,有两层意思:一是服务媒体,就是服务奥运;善待媒体,就是善待观众。如果不深究的话,考虑到文章的语境,所言没有什么不妥。但在标题里赫然标出加以强调,而且还在观众前加上“全球”二字,就有些过了。在实际操作上也很难把握善待的尺度。

 

    善待媒体和善待观众并不是一回事儿

    这不,记者就和警方弄起了冲突。因为采访门票发售突破了禁区,香港记者和警方发生了冲突。据说有的记者被带走,有记者的摄像机毁坏。香港特首公开回应说,支持记者的正常采访权利。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并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是所有的记者采访都是被允许的,也不是只有中国会发生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冲突。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可能让记者毫无顾忌,随便拍什么,随便问什么,随便去哪里......记者可能会说自己是在行使采访的权利,但警方会说在行使维护安全的权利。还是特首说的对,支持的是记者正常采访的权利。关键的关键,是采访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

 

     关于北京奥运接待记者,据说有个零拒绝、零投诉的说法。意思是对媒体的采访要求,要零拒绝。这似乎还有可伸缩的余地,找个借口啊什么的也能过的去。但零投诉恐怕就难了。天下之大,媒体之多,记者之杂,怎么能保证零投诉??

 

    众所周知,所谓的善待媒体,具体指的是善待记者。但何谓善待,怎么才算善待,讲究可多了。脱离开这些不谈,孤立地、片面地强调善待媒体,显然是不合适的。文中还明确提出“善待媒体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一说,似乎也值得商榷。

 

    记者的采访权,说到底是受众的知情权赋予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记者也好,媒体也好,离开了受众,也就一文不值了。从这种意义上说,给媒体提供和创造正常采访的必要的条件是应该的。

 

    但所谓的善待,应该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如果把记者和受众的关系简单地划了等号,或者倒了个个儿,甚至本末倒置,则会助长媒体、记者的一些不良作风和恶劣习气。

 

    善待二字含义很多,就看怎么理解了。李亚鹏就有李亚鹏的底线。北京警方也有北京警方的底线。你一个记者,对着个孩子瞎拍什么啊?那是你记者的职责吗?你拍有某种缺陷的孩子的照片,是代表受众吗?仗着自己是记者,就横行霸道,还指着别人善待你?我看了那段视频,那个记者实际上是个圈套,巴不得李亚鹏动手呢。要不怎么会有新闻呢?结果李亚鹏果然中计;北京的警方为了安全保卫,肯定会划定禁区。你记者闯了进去,肯定会对你不客气的。当然,我不支持报以拳脚,行以暴力。

 

    记者有记者正当采访的权利,公民有公民拒绝采访的权利。两者都需要得到尊重。片面强调记者的权利、媒体的权利,是错误的。拿全球的受众来压别人也没有用。作为老百姓而言,要协助记者完成采访,更要维护自己的正当的权利。别见了记者就哆嗦。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