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大学生的作业,离开电脑可不行啊。因为,你不知道哪一份作业是从网上复制粘贴下来的。如果一字不差地从网上扒下来的作业,老师竟给了90多分,这还不被笑掉大牙吗?
我正在看大学生们的作业。一门选修课的结课作业,按说没什么难的。一种选择是围绕课程内容写篇小论文,一种选择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问题出在有的同学压根就没有学习这门课,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就勉为其难了。但自己选个角度,搜集点儿资料,结合课程内容写篇两三千字的论文对大学生来讲,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困难。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己不动手、不动脑,从网上扒点儿东西对付了事。对于这些天真的学生们,我不愿意上纲上线,不愿意将这一行为非要和学术道德和人格诚信挂起钩来。但我还是想奉劝偏好于此的同学,放弃这种幼稚的作法吧。
过去要想查点资料,必须要跑图书馆。要想找个范文,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现在不用了。一上网,要什么,有什么。网络的可复制性,使得人们连抄都不用抄了。用不了几秒钟,一篇东西就可以打印了。可是,不要忘记,这论文再好,也是人家的。还有一点,你能从网上扒下来,人家就能从网上找到你抄袭的样板。
我一直主张写东西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所以,如果是自己原创的东西,哪怕并不成熟、并不系统、并不完善,也会给相对较高的分数以资鼓励;由于中国学生受文化熏陶相同、教育背景相似、思考方式相近,即便是努力写出新意也会有不谋而合之处。对于那些较少新意、人云亦云的文字,我虽不赞成,但也不会因此和学生在分数上过不去;但对于大段大段地从网上扒、甚至全文都不改动的作业,你说让我给多少分吧?我相信,绝大多数这样做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抄袭,或者是意识到了也以为老师察觉不了。其实,这种想法的确太幼稚了。
我在看学生的作业时,断然是离不开电脑了。每看一份作业,除了那些十分明显的原创之外,我都迫不得已地用百度、用搜狗、用谷歌搜索。有时,输入论文的标题就一下子搜到了。这类作业,绝大多数只字未改。属于超幼稚型的;有时,要多次输入关键词才能找到被抄袭的“模板”。这类作业,有相当部分是照搬的,只是抄袭的对象不大容易查找而已,属于基本幼稚型的;有时,则需要分段搜索,分别查找其出生地。这类作业,基本上复制多个文件后集合而成,属于较幼稚型的。
对于那些水平特别高的、那些超出学生本身能力的作业,一般总是需要反复搜索的。忙碌之后,终于查到人家的生产厂家时,心情特别复杂。办案人员凭着蛛丝马迹、力尽艰难终于查出事情真相的那种喜悦,稍纵即逝,接下来则是为这些学生惋惜、痛惜、可惜。对于那些没有十足证据的,一般给分时也是胆战心惊,特别担心闹出笑话来。即便是一搜再搜,也保不齐还会有漏网之鱼。
或许这种留作业的方法需要加以改进,或者干脆改回闭卷考试。但那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一定有好处。退一步讲,即便改了结课的方式,学生没有办法用抄袭来对付老师了,这种幼稚的念头在作祟,也很难保证其不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上司、对付工作、对付社会。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不想一棍子打死,也不想因为一门选修课让同学挂科。但我真的担心,这样的同学会继续怀有侥幸心理、继续存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复制粘贴成了大学生的时尚,是一种悲哀。真的希望给大家敲个警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