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2008-08-24 09:16:34)
标签:

郎平

刘翔

奥运

媒体

记者

网络

公众

杂谈

分类: 铁铮看传媒

    北京奥运今天闭幕。中国媒体在报道奥运中功不可没,但也有一些令人反感之处。采访中记者们傻傻的提问,已有博友归纳不必赘言。这里只说说一些媒体发表观点时的强奸民意。比如说对郎平、对刘翔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边倒。这样做的结果除了使人对媒体产生厌恶,对改变人们的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我本人对郎平执教哪国,是看得开的。中国女排卫冕失利也不完全是教练的原因。但这并不等于全国人都这么看。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精神的突出代表,这次率领美国队杀回老家。不过,此时的郎平已经是美国人了。无论怎么说,奥林匹克也是一场竞赛。一些人对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并战胜中国队有些非议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议论和观点,只能见诸网络媒体。在纸质媒体读到的,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和听到的,基本上都是给郎平大唱赞歌的。在中国队未能进入决赛后,甚至有主持人在电视里说,我们要给美国队加油。不管怎么说,教练也是我们中国人啊!还有的媒体称,郎平执教在美国队打上了中国印。

 

    我并不反对郎平执教美国。她这样做自有自己的道理。无论是为了丰厚的待遇,为了宽松的环境,还是为了所谓的职业精神,都是她自己的一种选择。但这并不等于中国百姓就没有了对此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国内的待遇低、环境差,就一定是效力外国队的理由吗?体育无国界不假,但还是有个国与国的较量的问题。尽管说奥林匹克是重在参与,但哪个获得奖牌的人不欣喜若狂,哪个失利的人不感到沮丧呢?至于把比赛结果和国家利益挂起钩来的说法,也比比皆是,中外均是如此。因为郎平曾经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曾经是中国人的榜样,媒体就把赞美和肯定一如既往地奉献给她,显然不能代表各方的民意。一位老师抱怨说,估计以后的爱国主义这段内容,更不好讲了。

 

    和对郎平的评价相似的还有对刘翔退赛的评论,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基本上也是一边倒。我当时看了转播,刘翔的确痛苦难忍。我也情不自禁地嚷嚷着,别跑了。但这不等于其他人的观点就没有道理了。我试着和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讨论,最终都没能说服对方。也就是说,主张刘翔哪怕是走下来、也不该退赛的人,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的。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实际上,我要说的并不是郎平执教美国、刘翔临战退赛的是是非非,而是想说对此媒体对这类有争议的事件该如何作为。事情往往是多方面的,人们对此的看法和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媒体来说,应该全面、客观、立体、多层面地反映和折射这些观点,而不能用一种声音代替公众的舆论。否则,只能是远离公众。现在的网络媒体如此发达,人们发表言论的平台载体多的是。这也是为什么网络媒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网络论坛博客空前活跃的原因之一。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百姓说什么媒体就说什么,媒体要有引导舆论的作用。这话没错。我也一贯主张媒体要有引导作用。但这种引导不能是一面之辞,而起码要“两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单面提示”,对于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会有负面作用。而在传递自己观点的同时,对其它各种观点加以必要的提示,才有助于自己的说服和引导。也就是说,起码要传递相反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有节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媒体,起码在表面上应该做到百家争鸣,而不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一言堂。

    中国靠什么吸引世界的目光?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