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可别把跳楼当儿戏!!!

(2009-04-16 22:10:11)
标签:

大學生

自殺

媒體

記者

杂谈

分类: 铁铮看传媒

    做学生工作的,最怕看到大学生跳楼的消息了。北京晚报昨天报道了中国传媒大学两学生坠楼身亡的消息时,竟做了个“我们以为是在拍戏!”的大标题。编辑引用的是目击者的话。可目击者为什么要说,以为是在拍戏呢?我想原因是银幕上、荧屏上、电脑上,这类画面太多了。以致人们看到真实的场面都以为是在拍戏。

                                   千万可别把跳楼当儿戏!!!

 

    此条消息的后面,还紧接着链接了一条同样让人痛心的消息:北理工大四学生坠楼身亡。家里人看了标题,大叫了一声,天啊,理工大也一下子跳了四个学生!我拿过报纸一看,原来是标题引起的歧义。是“北理工  大四学生”,而非“北理工大四学生”。这说明编辑在做标题时缺少必要的斟酌,也说明媒体报道跳楼的消息太多了。以致人们瞬间产生了“四学生”的联想。

 

    晚报还配了一张大幅照片。照片是一个叫陈坦的人从楼上向下拍摄的。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女生和光着上身的男生趴在地上,四周的血迹清晰可见。如此渲染,虽然视觉冲击力很强,但让人很不舒服。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记者引用了目击者的话:同学问我是不是个包裹,我说不是,是人,好像......;经常有人在学校拍摄情景剧,起初以为他们是在拍戏,后来那个女生掉了下去,随后那个男生也跳了下去......

 

    这样的描写可能是真实的。或许,目击者当时真的是这样想的。但看过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两条生命瞬间消失,这可不是儿戏啊!如此引用目击者类似“看戏”一般的话,让人感受到的是淡漠生命的残酷。联想到前不久,晚报在3月31日头版刊登的“清华一副教授,樱桃沟玩失踪”的标题。编辑竟用了一个“玩”字。天哪!人家压力大得想寻找解脱,家人几天到处寻找不见踪影急得心急如焚,你怎么还忍心说人家是“玩”呢?!!

 

    现在跳楼的人多了还是少了,我不敢瞎说。但媒体报道跳楼的、自杀的消息的确多了,而且越来越不严肃、越来越调侃了!这不是个好的现象。我也不敢断定媒体大肆报道自杀现象和自杀人数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但间接的影响恐怕不可小视。我注意到,韩国每报道一个影星自杀之后,差不多都会接着报道有人也效仿自杀了。按说,从那么高高的楼上跳下来并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也不一定是结束生命的最好途径。但效仿的人越来越多,不能不说和媒体的频繁报道没有一点关系。

 

    目前对此类惨剧的报道不但数量多,而且也不大人道。比如轻易透露逝者的信息,随意猜测逝者的离去的原因。尤其会在“情”上多着些笔墨。这次晚报更为过份。不但过多地渲染了过程、透露了基本信息、用“有同学说”的写法对原因进行了叙述,而且还搬出了专家的说法。这位专家究竟是怎么说的咱不知道。但就报道来看挺成问题。一是笼统说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这缺少必要的依据。据我所知,大学生的自杀率在社会各类人群中并非特殊;二是在警方尚在调查时,就对已经逝去的男生进行不着边际的猜测。说这个男生很可能是因为幼年经历,而形成了一种病态心理。还说他对女生的感情可能不仅是爱情,还有亲情。甚至还说他在她身上寻找母爱、寻找依赖。这样的分析的依据何在?????这未免太离谱了吧!

 

    尊重生命也好,敬畏生命也好、珍爱生命也好,起码有三层含义。一是尊重、敬畏和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不会像演戏那样一遍遍倒下再一次次站起;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那些珍爱我们的人;二是尊重、敬畏和珍爱别人的生命。既没有理由和权利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也没有理由对别人的生命有意无意的漠视;三是不但尊重、敬畏和珍爱人的生命,还应该尊重、敬畏和珍爱其它生物的生命。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有空再说。

 

    所以,当一个生命消失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悼念逝者,安抚活着的人,即便是需要分析逝者离去的前因后果,其目的也应该是给活着的人好好活着以动力,而不是相反。

   

    令人吃惊:20%的学生想轻生

    预防大学毕业堕落症的三个秘方

    那英感叹: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谁在蹂躏你的健康和生命?

    明天我们还有没有报纸看

    中国报纸网络版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学生找工作要不要先整容??

     两耳要闻政治事,用心研读社会书

     在博客里留下思考的轨迹

     坐地铁时拿本书......

     高考能取消外语考试吗?

     谁逼女生艺考竟报60所高校?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