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下过年也是一种担当

(2016-02-07 06:1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系列
      长江日报:http://e.cjn.cn/cjrb/html/2016-02/06/content_5509201.htm
       过年不回家原因有很多,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可华师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两位女大学生选择在酒店打工过年,则是为了不想回家频繁被相亲。(25日《楚天都市报》)

    其实,不想回乡下过年的原因还有:家里条件简陋,自己已经过不惯了;不想让城里的另一半和孩子到乡下受苦受累;与亲人之间平时有隔阂,见面恐再生间隙;乡下人习惯这几天处理一年累积的人情事务,回家会疲于奔命等等。与两位女大学生一样,就是不想面对。
    
于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络和媒体,充斥着“近乡情怯”。应对的办法,一是不回家,二是回家了希望家人别“盘问”。而为春节热身的节目和广告,全都是团聚时刻的温馨和欢乐。其实,那不是春节的全部,至少不是乡下过年的完整真相。
    
当年笔者在城里成家后,每遇春节就像一次大考。辗转几次的往返,必不可少的大包小包,家长里短的面对,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的探访,许多人之常情的照应。那时城乡差别还很大,简陋的起居条件,让生活在城里的妻子和孩子十分不便。遇上恶劣天气,外边落大雪,屋里下小雪。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我们是可以每年找出理由留在城里过年的。
    
虽然庆幸我们每年春节都回到了父母身边,但也有无法追悔的遗憾,那就是一生精明且当家主事的母亲,总是默默无闻地侍候“返乡客”,却从不“盘问”我不想说的事,那怕是值得高兴的事。这个默契,缘于我读书时,每当考出好成绩或者获得好名次,这消息总不会出自我之口,而是老师和其它家长传给他们。以至于当初我在军旅十多年,入党、上学、提干等等,每次探亲,我从来不说,母亲也从来不问。
    
我似乎多年沉浸在自己不喜张扬的良好感觉之中,直到母亲最后一次病重,当她知道我们兄妹凑钱为她治病时,她对我说:“你们刚买房,还要还贷款。”我才清醒过来,应该主动告诉她,凭我们两人工资收入,还贷不成问题,那一定会让她释然许多。这多年,每年总有点得意之事吧,如果我主动与母亲分享,她一定会多些开心和笑容。可当我明白过来,要悉心体会和满足母亲真正的内心需求时,她老人家已经不再给我机会了。
    
不管是在外工作见了世面,还是上学长了知识,我们都不宜用所谓文明人“保持距离”、“独立空间”那一套要求自己乡下的父母,应主动向他们“谈谈工作的事儿”,别当他们关心你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是“盘问”。何况,两个女大学生十八九岁不愿意早恋,是非常合理的理由,要相信父母能够善解人意。即使遇到父母保守固执,作为子女,也有“养父母之心、之志、之慧”的责任。游子回乡,不仅是取暖和被爱,也是一次反哺,更是一种担当。(东湖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http://edu.sina.com.cn/l/


呈:思念母亲系列文章如下

  回乡过年也是一种担当

      羊年三八:吟诵母亲留下的“金句”             用母亲习惯的方式表达感恩

   天堂的母亲何日“来电”?               坚守“孝道 ”与追求理想一样重要

        孝老——最醇厚的年味儿                             家愁

     “先走”之念                                                重阳节:白日侍父夜梦思母

   母亲的呼唤                                                留恋“后门”

   四季风雨洗不尽思念母亲的悲伤                 母亲最后的端午节

         一个母亲的最美瞬间                                  忧伤着母亲的忧伤

           读论语,读懂母亲           那一声扎人心尖的清明问候

           一个追忆母爱的春节          把最好的日子留给我们的父母

          写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牵挂(歌词)

          悲伤悄然变成了温暖的回忆        登高远望天堂的妈妈

          明月千里寄相思             用哲学观照死亡人生将会怎样?

          我是母亲用生命书写的历史        母亲为何让一个邻里大哥如此怀念?

          一种力量阻断我寄情九寨山水      欲“跪”无膝下 欲“歌”无闻者

         母亲和村里的媳妇们           母亲失落了自己的名字

         母亲和妻子有何不同           母亲躺在我的臂弯里

         母亲的眼神               亡母升天那一刻

         莫让陋俗污染了悲伤           母亲的遗像

        我信母亲容我“低调”          大热天里“五更寒”

         为母亲“丁忧”之忧            昨晚梦见母亲

       母亲没有遗言                                                 母亲回家

       在母亲追思仪式上的致                                 如果母亲还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