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恋“后门”

(2013-07-26 08:49:51)
标签:

杂谈

文化

牵挂

分类: 生活系列

双休第一天(7月13日),预告气温为37度,估计室外路面温度超过40度。一早躲进空调房,一本书打发到傍晚。我出来打开客厅北面的窗户,一阵不一样的凉风拂过全身,好不惬意。

这种感觉,常让我穿越到三十多年前的乡下,想起当年的祖屋,祖屋的“后门”,在最炎热的三伏天,那,是一家人最好的纳凉处。

我的祖屋,全村最小的一栋正屋,却有同别人家一样的“后门”。正屋小到什么程度,同样高的太阳,别人家可能还没照到中梁下,我们家则照到了神堂。房屋的纵深,别人家都是8柱以上,我们家只有4根柱。房子坐北朝南,后门比大门偏东,从早到晚都避开了太阳。夏天,这后门处,仿说一句话:你给点风儿它就凉爽。

这儿的凉爽,还在于后门外边是我们家的“森林公园”,一个禾场大的地方全裁的树,很多树高过屋顶,树荫密匝。不到十米,有一条小沟,把自家的宅基地与公家的田分开来。沟那边,一望无际的棉花,郁郁葱葱,绿涛滚滚。

最令人得意的,是后门正后方,有一棵大桃树,这样的桃树全村也只有几棵。每年都结出满树的桃子。到了夏天,除了田里的黄瓜、油瓜、香瓜,还有这桃子,这就是我们一家消暑的食物了。

整个夏天,或后门内,或后门外,小方桌一摆,就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中午,父母从地里回来,吃过饭后,会坐在这儿小憩一下。上工铃声一响,这儿就成了我们兄妹做作业和玩耍的地方。晚上,这儿摆上竹床、铺上门板,一家人纳凉,说话,过夜。即使没有风,这儿也是最不热的地方,因为它至少没有阳光直射,能够通风。那个年代,蚊香没见过,更不要说电风扇了。母亲就摇着蒲扇,给我们驱赶蚊子。孩子总是先于大人睡着,夜间和早上醒来,母亲手中的蒲扇仍在摇着。小时觉得奇怪,劳累一天的母亲,竟然一个晚上能够不睡?

七十年代初期,我在镇上读高中,听传达中央文件,“开后门”竟然是一个政治词汇,原来指有能耐的人找关系办事。而我家的“后门”,那是一家人最和谐最温馨最享受的角落,特别是夏天。

后来进城了,住过几处单元房,都没有过后门,有的只是北边的窗户,打开它,凉风袭来,就想起了老家祖屋的后门。城里进门多是侧门,开门时,总有一股拐弯进来的风,让人不忍关门,贪婪那凉风时,那祖屋的后门又浮现在我脑海。

 

    呈:思念母亲系列文章如下

      

    留恋“后门”

       四季风雨洗不尽思念母亲的悲伤

   母亲最后的端午节

一个母亲的最美瞬间

       忧伤着母亲的忧伤

       读论语,读懂母亲

      那一声扎人心尖的清明问候

      一个追忆母爱的春节

      把最好的日子留给我们的父母

      写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牵挂(歌词)

      悲伤悄然变成了温暖的回忆

      登高远望天堂的妈妈

       明月千里寄相思

      用哲学观照死亡人生将会怎样?

      我是母亲用生命书写的历史

      一种力量阻断我寄情九寨山水

      母亲为何让一个邻里大哥如此怀念?

      欲“跪”无膝下 欲“歌”无闻者

      母亲和村里的媳妇们

      母亲失落了自己的名字

      母亲和妻子有何不同

      母亲躺在我的臂弯里

      母亲的眼神

      亡母升天那一刻

      莫让陋俗污染了悲伤

      母亲的遗像

      我信母亲容我“低调”

      大热天里“五更寒”

      为母亲“丁忧”之忧

      昨晚梦见母亲

      母亲没有遗言

      母亲回家

      在母亲追思仪式上的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