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伤悄然变成了温暖的回忆

(2012-10-23 22:52:48)
标签:

文化

情感

分类: 生活系列

                       悲伤悄然变成了温暖的回忆

 

——看央视《我们的父亲母亲》重阳特别节目有感

 

谈到“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令蔡国庆最伤心的是,自己在唱歌事业上获得的一个个成绩,母亲再也不能与家人分享,尽管她还活着。蔡国庆在众多电视台上的光彩,他母亲只能是呆呆地望着,没有任何表情。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10多年。说到这儿,阳光偶像蔡国庆的双目已不能正视采访者,眼眶早是泪水浸润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倒自认为成了一个幸运者。我为自己庆幸,更为我母亲庆幸,她离世之前,一直都是个清醒的人,她没有因为糊涂而给儿女们添多大的麻烦,而不给儿女们添麻烦,是她晚年的一条重要原则,尽管她坚持让我们接受这条原则,至今都是我们的心痛。

比喻老二夫妻俩从乡下来城里医院看望护理她,她马上要我妹妹从她自己的经费中拿一百元钱给老二他们过生活,因为母亲知道老二经济条件有限,进一趟城不容易。比喻我作为老大,代表家族接待了外地来的客人,她马上要弟弟们从“公费”中支出这笔费用。因为她心中总有一杆公平的秤,不能让哪一个吃亏。

病重中的母亲,一直分享着儿女们每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论是谁买了房子,还是孙娃们考上好学校;不论是谁的生意做得好,还是我们吃“皇粮”的发了奖金。同时,母亲也一直为儿女们分担着大大小小的忧愁。在外省外国读书的儿孙是不是平安?在乡下的二孙子今后撑不撑得起门户?有孕在身的老四媳妇会生个男孩还是女孩?妹妹的小孩能不能够如愿考上一个好大学?在化疗最痛苦的日子里,母亲还过问我们买新房后的贷款还得怎么样?

至今令人惋惜的是,作为长子的我,太少时间与母亲能聚下来交流,太少向她说起我职场和生活中高兴的事。其中,是一种不到最后时刻不清醒,是总以为母亲不会那么快就离开我们的良好愿望。回过头来看,与妻儿分享的,与朋友同事分享的,有很多高兴的事,我的母亲都应该能够分享,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母亲也有“糊涂”的时候。在已经放弃化疗之后,母亲明明知道惯常15天冲一次靶向治疗的管子,时间已经过了好久,她从没有提起或催促我们。她的沉着,貌似她忘记了,差点逼我们假装按时去冲管子。看惯了癌症晚期病人最后时刻打麻醉药的她,在自己不得已接受这样的“镇定”时,似乎不知道这就是她生命走向末路的最严重信号。不,不,不,她不是不知道,她是怕为难我们,她是怕我们难过,她一定理解我们无法告诉她一些真象,所以她也不捅破那层纸。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准备离开医院让她回乡下的那天中午,吗啡镇定的时间正一次次缩短,母亲已经说不出话来,护士送来例行护理减轻痛苦的药片,当我把药片炼碎,用汤匙喂进她嘴里,开始她并没有反应,我轻轻呼唤,“姆妈,你用劲吞一下,把药服下去啊。”我半省人事的母亲,竟然用劲动了动嘴唇和咽部,将药吞了下去。当我们最后把她抬上救护车时,母亲极其用力地睁开了双眼,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睁开双眼。一天后,她就离开了我们,现在想来,在最后的一天一夜里,即使母亲没说一句话、没看一眼我们,我相信,她的内心和大脑都是清醒的,只是她无法表达而已。我甚至常常妄想,母亲已经脱壳的灵魂,都在精明地护佑着我们。

三个多月来,母亲生前一直的清醒,最后的清醒,本来是我们的痛,是我们的悲。但听到蔡国庆的述说后,悲痛却悄然转变成了一种温暖的回忆。因为那段最后的时光,母亲的思想与感情一直与我们同在,她全力和我们全家同呼吸共命运。她的牵挂虽然无力,她的不舍虽然无助,她的坚强和清醒,仍然是儿女们精神的寄托,和我们归航的港湾。

无数“老年痴呆症”的故事,让陡然失去母亲而悲伤的我,萌生一种欣慰,这种欣慰,当然不是因为母亲离去,而是基于母亲一生刚强,一生精明,年轻时为了抚育我们,不屈服于外界压力,年纪大时总是替儿女着想,她从来不会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也不愿意窝窝囊囊度人生,她一生“就怕给儿女添麻烦”。如果按母亲的个性,她最后的人生轨迹和仿佛戛然而止的生命,算是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她对自己的要求,或她对儿女们所能做到的最后的给予。

想想,母亲的人生还算是圆满的。至少在她离开我们的时候,她的儿孙们都在走着上坡路。她以自己的毅力,为我们赢得8个月的时间,让没有充分尽孝的我们,多少聊补了一些遗憾,不至于我们为她的离去太过愧疚,以至于无法原谅我们自己。她如果以病弱之躯,再给我们更长时间侍候,照她看来,那就是替我们添麻烦,是给我们出难题。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决然决别我们,她也许也为此欣慰,尽管她的欣慰正是我们追悔的遗憾。当然,如果有什么办法挽回这种遗憾,那又一定是延长母亲的痛苦,进而让我们重演蔡国庆那样的悲伤。如此想下去,就母亲的主观愿望和其生命质量而言,我们就退而求次接受已经发生的残酷事实吧。


 

 

     呈:思念母亲系列文章:

         

      我是母亲用生命书写的历史

      一种力量阻断我寄情九寨山水

      母亲为何让一个邻里大哥如此怀念?

      欲“跪”无膝下欲“歌”无闻者

      母亲和村里的媳妇们

      母亲失落了自己的名字

      母亲和妻子有何不同?

      母亲躺在我的臂弯里

       母亲的眼神

      亡母升天那一刻

      莫让陋俗污染了悲伤

      母亲的遗像

      我信母亲容我“低调”

       大热天里“五更寒”

      为母亲“丁忧”之忧

      昨晚梦见母亲

      母亲没有遗言

      母亲回家

      在母亲追思仪式上的致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