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与禅之旅》(连载之三十一)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福建诗与禅文化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福建:诗与禅之旅》(连载之三十一)
(八)东山看绿(三首)
绿意连天
站在这里,有充分空间
遐想。荒芜千年的地方
因为一个人,一种信念
似乎就温暖了这荒芜的天地
当海风肆虐,落日昏黄
当赤土荒疏,秋虫敛声
此时,有人才发觉
万籁俱寂,时间苍茫中
这里还有一些另外的温暖
比如信念!比如
谷文昌的一句话:
一棵树能活,更多树也能活
信念,源于人心的深处
天空尽头沧海奔流,一种信念
似乎也进行着不倦的跋涉
从一个人心到另一个人心
从一代人心到另一代人心
在东山,信念其实又是
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
从一种绿到另一种绿
那个叫谷文昌的人,就
从种活第一棵木麻黄树开始
领着我们的目光,抵达了
绿浪如涌的远天!我们
或许就望见了——
信念和落日一起
已披阅过多少赤土衰草
也披阅如今这如涌绿浪
秋意苍茫,黄了又绿
绿了又黄。于是,
这信念的地方,就有了历史
有了许多苍凉的往事,就有了
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
越过秋草,一遍又一遍
近瞻远眺,绿意连天
草凌乱
风合拢而来,陷我
入一片风景深部
草凌乱,目光凌乱
那些头绪呢?那些有序呢?
终被摒弃
响晴的天,被一片秋声洗过
湛蓝如初,如果有人站在彼岸
如一只鸣虫,写意于叶尖
饱醮王维遗韵,唱一声
空山新雨人心如秋
草凌乱时,是否
陷阱在乱草里
蛇蝎在乱草里
唱歌的人,照样把歌
唱得高迈。歌声在他身后
又唱彻百年——千年!
听见了村庄的黄昏
不是用眼睛看,是用耳朵听
黄昏来到那些斑斓野花中间
野花摇动着越来越浅的响声
仍然无法忽略快乐的存在
这些城里不存在的声音
让村庄的黄昏别致
谁能生活得真正快乐而简单呢
驻足这个黄昏,倾听
风在野花上轻轻的响
不知春秋
这是又一本新书。但是,书里的却不是新作,而是多年来的“旧作”了,是我这多年来,出差福建各个市县,从事文化活动或业务活动时留下的痕迹,是这些活动的“副产品”。
回想起来,似还可以为自己得意一下——哈,看来,我还算是一个有点儿恒心的人!
多年前,我给自已立了一个小小心愿:每到福建的一个县区,就为这地方写一首或一组诗!(当时,归在《寻路问禅》的系列里,陆续在各地报刊发表。)嗨,我还真做到了,整理一下,我竟然基本写遍了福建,除周宁县和金门县外!这两个地方,我至今没有去过,也就没有留下诗。想想,对周宁还是有感觉的,因为那儿有鲤鱼溪,于是,后来就用资料和听闻,补写了周宁的一首诗;金门仍缺如!其他地方,以县域为单位,我都去过,也就都拿出一组或一首诗来了。如今编成了这一本书,叫《福建:诗与禅之旅》。已经到了出版社,就要出版了!
从今天起,先把这书在这里“连载”吧!诸位看官请关注。书出来时,也请到书店去买一本,这应该是值得您买的书呀!
《福建:诗与禅之旅》(连载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