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与禅之旅》(连载之十四)

标签:
福建少木森诗与禅禅意诗文化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福建:诗与禅之旅》(连载之十四)
(二)仙游组诗(二首)
“仙作”红木雕
我想
一定躲着我熟悉的脸孔
浅浅几刀下去
拉开一个布帘
探头探脑与我寒喧交谈
这个下午
木质
只注意那些冷峻的刀具
仿佛怕它伤着了谁
又怕它不能把帘子拉开
那个谁
在日月下现出身影
就像是我照着镜子
而镜子
大师到底就是大师
“仙作”真如神仙所作
在一场虚拟的画面中
随性
就径直抵达人心
事物的根性
让我偶然遇上
观摩仙游的“仙作”红木雕
让我连连想问:人心暧昧
是不是真可以用一把刀
从隐微处
七墩八塔
枫亭人最爱讲七墩八塔
墩者自然石头群也,天然而成
或现于地面,或隐于地下
还有的隐现于居民的房屋中
有一处石墩,高出地面二三米
横跨了七八家店面
的确是枫亭的一大奇观
塔者,纪功镇邪之物也
枫亭的石塔奇景,巧夺天工
也多隐于民间,需要仔细搜找
枫亭人带着我寻找七墩八塔
用了一天时间,我们找遍
这仙游县枫亭镇,也只看到
五墩四塔。但枫亭人坚持说
这枫亭镇自古就有七墩八塔
传说的七墩八塔,或隐或现
其数无从稽证,却都相信
一定是七个墩八个塔!
一代代人都这么讲,尽管
一代代人都不一定找到找全
枫亭人说,这也是
枫亭的一种文化。显而易见
这文化,因此而更加意味深长
又一本新书
这是又一本新书。但是,书里的却不是新作,而是多年来的“旧作”了,是我这多年来,出差福建各个市县,从事文化活动或业务活动时留下的痕迹,是这些活动的“副产品”。
回想起来,似还可以为自己得意一下——哈,看来,我还算是一个有点儿恒心的人!
多年前,我给自已立了一个小小心愿:每到福建的一个县区,就为这地方写一首或一组诗!(当时,归在《寻路问禅》的系列里,陆续在各地报刊发表。)嗨,我还真做到了,整理一下,我竟然基本写遍了福建,除周宁县和金门县外!这两个地方,我至今没有去过,也就没有留下诗。想想,对周宁还是有感觉的,因为那儿有鲤鱼溪,于是,后来就用资料和听闻,补写了周宁的一首诗;金门仍缺如!其他地方,以县域为单位,我都去过,也就都拿出一组或一首诗来了。如今编成了这一本书,叫《福建:诗与禅之旅》。已经到了出版社,就要出版了!
从今天起,先把这书在这里“连载”吧!诸位看官请关注。书出来时,也请到书店去买一本,这应该是值得您买的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