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篇.医学绝不是诡辩

(2025-01-02 11:20:29)
分类: 医学通论.总则

医  学  通  论  

 

------  陈子博文  

 

第十篇 医学绝不是诡辩



对于所有祸害我们中医的废话,我都已经独自

完成了全的反击。


  即,对于这类废话,我全都已经从理论上予以毁灭性打

击,且从未收到任何有分量的反驳,以至于我自己都不

好意思继续再写了。

 

  可是,考虑到网上还是经常冒出这类废话,所以,我还

不得不继续做一名清洁工,继续清理这类废话。 

   


 祸害我们中医的那伙伪学者人看上去浩浩荡荡、猖狂

得吓人。其实他们的伎俩是很低级的,充其量只是些低

智商游戏,而对付这类烂玩意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坚

持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医学第一定律

 

讲科学就应当用客观事实说话;

讲医学就应当用实际疗效说话!

 

  其道理也很简单:

 

   没有任何医学可以不讲事实、也没有任何医学

可以不讲事实、也不讲疗效。

 

  所以,如果有人只是对医疗方面的事情感兴趣,

可他就是对疗效不感兴趣,那这就是很奇怪了。

 

 而我们作为患者、或潜在患者,这时就应当离这

种人尽量远一点,因为这种人其实对医学感并不

感兴趣,他与医学无关,所以,他的言辞基本上

全都是废话。

 

 

   第二、坚持医学科学核心要义

 

    即坚持:

 

以事实为基础、

以疗效为导向、

以患者为中心、

以治病为天职。

  

 

 如果有人特别善于把玩专业术语,却有意地避开医学

科学的这个核心要义,那么他就是专业骗子,其把玩

专业术语的目的也就是维护他自己专业偏执的权威性

不顾患者的痛苦和无助,所以,我们从来就不必在

意他的所恶意编织的文字游戏!

 

 

 第三、医学归根到底就是研究治病有效方法的、

不是专门用于否定治病有效方法的!

 

 所以,如果有人专门否定中医治病的有效方法,而不

顾中医可以有效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不顾类似患者

痛苦和无助,那么他们就毫无科学精神、毫无执业

精神、毫无医德,他们充其量只是医疗技术层面上的

行家里手,他们与医学科学毫不相干,那就让他们忙

忙自己专业上的事好了,我们根本不必在意他们的废

话。

 

 

   第四、客观事实优先原则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知识是多么地丰富,他

也无权否定不断涌现的大量事实;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临床经验是多么地丰富,

他也无权否定不断涌现的中医有效治疗疾病的大

量事实。

 

   否定,他就是在烂用专业知识来挖坑骗人!

 


 因为专业知识应当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用

来欺骗患者、用来为自己的无知、无能、偏执和

懒惰做辩解和装饰!

 

 其实,像他们这样,长期地扼令大量事实为自己

的蹩脚的专业知识让路,企图永远维护自己的专

业偏执的权威性、维护自己专业短板的权威性,

这种奇葩怪事在任何其它学科发展史上是绝对没

有的!

 

另外,这伙人也许在他们自己所擅长的专业范围

内大有作为、颇有建树,可惜的事,一旦谈到中

医,他们立刻就变得歇斯底里、蛮横无理,毫无

学者风范,其实这也是奇葩怪事。

 

所以我们作为患者、或者潜在患者,根本不必迷

信他们滥用专业术语所编制出来的文字游戏,也

不必太迷信那些似是而非的分子游戏,我们只需

要看客观事实、看实际疗效 !




细说起来,残害中医的那伙人大多不缺文凭、也

不缺职称。所以,他们在残害中医时所用的伎俩

还是很有一的。

 

如果我们总览所有祸害我们中医的那些废话,或

者总览那些祸害我们中医的那些家伙的所作所为,

我们就不难有以下发现:

 

 

 1、残害中医的那伙伪学者的行为特征

 

 面对中医有效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那伙伪学者

长期地、以无知为权威、以无耻为勇气、以死皮

赖脸不认账为能事;他们长期地置大量事实于不

顾、长期地置类似患者的痛苦和无助于不顾,他

们长期地不懂装懂,即使丢人现眼他们也自我感

觉良好!

 

 

2、所有祸害中医的那些废话统统来源于一个标

准的废话制造流程,而这个标准的废话制造流程

就是:

 

先下结论、    

后编理由、   

罔顾事实、 

不讲疗效。

 

 

其实,按照这类思路,什么奇谈怪论都可以堂而

皇之地大行其道!


 

 3、那伙人编制这类废话时全都在使用一个阴险

骗术。

 

那就是:

 

利用正确的废话来引

他人去错误地思维 !

 

 

   而这种伎俩隐藏得确实很深,以至于至今也没有

多少人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这种伎俩 !

 

 

 4、首先圈粉、树立学术权威,然后再推销骗术

 

 在残害中医时,那伙人还有一个隐藏得更深的伎

俩:

 

 那伙伪学者常常有意地编发大量的科技类文章,

而这科技类文章都写得特别精彩,无论是深度

和广度都让人非常敬佩,其论述的逻辑性和系统

性也很好。

 

 这就足以让他们圈粉、树立学术权威,从而也就

有了一副俨然学者模样!

 

 但是,他们有意地在这些大量的科技文章之中穿

插了不多于5%的文章,用以残害中医,而也正是

这样的文章让我们认清了这伙人肆无忌惮、歇斯

里、蛮横无理的嘴脸!

 

 这确实是一种隐藏得很深的伎俩,直到2023年8

月,我才发现这种骗术:


 这伙伪学者用了95%的高质量的科技类文章来掩

其5%的博文,暗藏私货,以悄悄地推销那些

害中医的废话,以便欺骗患者、并企图以此来长

地祸害我们的中医!




  5. 双标模式


    例如   


    5.1 这伙伪学者谈到中药,就只说中药的毒性,

绝对不提及任何中药治病的有效实例;

    而他们谈到西药却正好相反。


   例如,他们从来不提及一个事实:

     常常用于治疗血栓的西药华法林实际上就是小

剂量分装的灭鼠灵。

 

 

   5.2 讨厌其它专业人士讨论医学问题,但只要

可以祸害我们的中医,那就可以专业不限!

 

   例如 张.G.Y、李.Ao、傅.斯.年 等等。

 

 

 5.3 只要是中医治好的,那就肯定是自愈的

         这就是100%地确定;

 

     如果是西医治好的,那就最好不提自愈,最

说有自愈的可能。

         这就是100%地不确定;


   5.4 如果遇见中医治疗失败的病例,就说是中

医原理问题,说中医不科学。


   如果遇见西医治疗失败的病例,就说是医护人

员个人问题、患者个人问题、药物问题。

 例如,医生个人专业水平问题,护士误操作、

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多器官衰竭等

 

 

 6. 更改历史实事

      

   例如,他们常常有意地把 伍连德、合信氏 这些

医学辈说成是反中医先行者,其实历史事实根本

不是他们这伙人所期望的那样!

 

 

 所以,我们对于他们这种恶劣言行必须予以严

地反击,绝不留情!

 

其实,关于他们的这类废话,我们必须警惕两种无耻:

 

     恶意地编织这类废话是一种无耻;

     无底线容忍这类废话也是一种无耻!


 

   要么请大家想一想:

 

    中医可以有效治疗很多疾病,这已有大量事实

可以佐证,电视上也在不断地介绍。

 

 可恨的是,长期以来,就是有那么一伙伪学者,

他们就是要一口否定所有这些大量事实!

 

 他们这样,明明就是在公然耍无赖!

 而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学术欺诈 行为

 

 而他们这伙人却总是以医学讨论之名来我行我素,

以至于让他们猖狂至此、让他们猖狂至今!

 

 其实,诸如此类的奇葩怪事就足以提醒我们两个

重问题:

 

 

一、医学科学极不完善

 

  这种“医学科学极不完善”首先表现在现在的医

学对中医有效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长期地无法解释,

何况口否定大量事实”这种性质恶劣的骗人伎

俩本身就是对医学不负责、对患者不负责、对疗效

不负责!

 

另外,导致上文所提到的奇葩怪事频频发生的一个

要原因也就是因为“医学科学极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们的医疗专业人士总是乐于在医疗技

层面瞎忙乎、总是乐于在微观层面瞎转悠,以至

于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实际治疗效果,甚至有人对实

际疗效并不感兴趣!尽管这样,却并不妨碍他们获

取文凭、职称、甚至还有科研经费。

 

而令人愤慨的是,有些人,如果他们看到了中医有

效治疗他们自己无法医治的疾病,他们就想方设法

一口否定,哪怕是不断涌现的大量事实,他们也

敢于一口否定!

 

他们企图以此来长期地掩饰他们自己专业上的无能、

无知和偏执。

 

   这不是学术欺诈,那是什么?!

 

 

实际上,如果医学要想有重大突破,就必须首先要尊

重各种有效治疗的实际病例,特别是那些自己暂时还

不能理解的实际病例,因为分析并理解这样的实际病

例,就可以轻易地引发重大的医疗技术突破、医学应

用突破,甚至是医学理论突破,继而真正完善医学科

学。

 

    所有这些,只要略微看看医学发展史就明白了。

 

 

   二、医学科学家缺位

 

   面对中医有效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有人不理解、

喜欢、甚至私下不认可,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如果有人长期地、死心塌地地一口否定大量

实,那就不正常了。

 

  中医长期无端受辱,并没有多少医学家为中医说几

话,也许有人说过“中医是历史瑰宝”、“中医是

传统文化”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不痛不痒的话,说

说都一样!

 

也正是由于医学科学家的缺位,以至于那伙残害

中医的家可以长期地、肆无忌惮地残害中医、

欺骗患者! 

  

 

奇怪的是,对于他们的此类胡作非为,长期以来,

几乎人有足够的能力来予以严厉反击,却还要

我这么一个毫无医学背景的路人甲来操心十几年!

 

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医学科学极不完善”和

医学科学家严重缺位”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性和

严重性!

 

 

   所以, 我还是想悄悄地问一句:

 


“我们这里真的有

   医学科学家吗?!


 

 人呢?!”

 

   

   那伙伪学者谈论中医时总是不讲事实、不讲疗效,

算什么医学?!这充其量就是诡辩!

 

   而医学绝不是诡辩!

 

   医学也不需要任何诡辩!

 

 

 竟然让这伙人猖狂到现在,这算不算我们的医学

科学家的一种缺位?! 

 

   所以,本著第十篇主题为:

 

 

 

医学绝不是诡辩!

 

 

第十篇 医学绝不是诡辩 目录

=============

 

 

 

 

10.1

反中医大会周年记文

10.2

中医与跳大神

10.3

中医与老驴车 

10.4

中药与自愈  

10.5

至尊奖品,荣归何处

10.6

无耻的本质    

10.7

可耻的半科盲

10.8

可耻的学术不端

10.9

小议残害中医的屎尿之徒

10.10

令人恶心的专业自闭症

10.11

小议测不准原理

10.12

点快餐时不必打听马桶盖的价格

10.13

一种套路很深的伎俩

10.14

令人厌恶的行为艺术!

10.15

不合格的小学生

10.16

哪来的学术讨论?!

10.17

捍卫中医,不做看客

10.18

捍卫中医,不做看客2

10.19

两种错误的看法

10.20

莫拿无知当权威,不以无耻为勇气!

 

10.21

不肖子孙

10.22

何必过分自卑--- 1

10.23

何必过分自卑--- 2

10.24

Why To Be Excessive Inferiority  

10.25

未必事事明白

10.26

中医从来不扯淡 1

10.27

中医从来不扯淡 2

10.28

扶正祛邪,方可轻装上阵

10.29

智者与寿者

10.30

Fece,Not.Face

10.31

伤心论or心寒论?

10.32

医学不是诡辩术(1.引言.一个清洁工的自责)

10.33

医学不是诡辩术(2.药者,药也)

10.34

医学不是诡辩术(3.青霉素,谁没数?!)

10.35

医学不是诡辩术(4.疗效之上)

10.36

医学不是诡辩术(5.统计学的工具性)

10.37

医学不是诡辩术(6.自愈或安慰?)

10.38

医学不是诡辩术(7.双明 or 双盲 

10.39

医学不是诡辩术(8.双盲也许滋生庸医)

10.40

医学不是诡辩术(9.邪恶的大杀器)

10.41

医学不是诡辩术(10.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1)

10.42

医学不是诡辩术(10.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2)

10.43

医学不是诡辩术(11.中医与哲学)

10.44

医学不是诡辩术(12.学科的成长)

10.45

医学不是诡辩术(13.无耻的强盗逻辑!)

10.46

医学不是诡辩术(14.个人知识的权威性)

10.47

医学不是诡辩术(15.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1)

10.48

医学不是诡辩术(15.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2)

10.49

医学不是诡辩术(15.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3)

10.50

医学不是诡辩术(15.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4)

10.51

医学不是诡辩术(15.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5)

10.52

医学不是诡辩术(16.知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

10.53

医学不是诡辩术(16.知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2)

10.54

医学不是诡辩术(16.知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

10.55

医学科学家

10.56

血糖也是噱头

10.57

回收站(二)

10.58

回收站(三)

10.59

回收站(四)

 

 

(本文成稿于2023年8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医学科学家
后一篇:Medical.Scientists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