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博友相约,发表一下关于武汉房子发展的观点或看法。
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武汉房价高不高?这是昨天的事儿。
第二个问题:武汉房价向何处去?这是明天的事儿。
第三个问题:武汉目前房地产结合价格对性价比的评价,这是今天的事儿。
关于武汉房地产的昨天。
武汉房地产经过新世纪的摸爬滚打,取得了与自身身份相约的地位与评价。成绩是应该肯定的主流部分,也有些许不足。
主要成绩在于:理清了房地产发展的步骤,提出了结合市场与需求的区划思路,改造了脏乱差的主城区,把握了新建城市区的脉搏,新武汉呼之欲出。
主要提一下不足:
1、出让用地缺乏统一思路。尤其表现在滨江地区,可以说武汉的滨江地区除了行政改造,让市民有了好去处以外,主要结论是失败。现在,如果推倒重来肯定不现实,但滨江地区规模、品质、规划优势、个性均未呈现。
2、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如何保留城市的文脉做的很不够。滨江滨水看不见武汉造的特色,老城改造求高求密,街区文化本是武汉的一大个性但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未见力度来保留。
3、没有统一思想通过出让用地及其规划条件的控制让房价与产品层次挂钩。房价链条分层不明显。交通改造推动房价剧涨的现象时有发生。
4、经济区与工业区建设与住区的有效衔接不够,预期象东西湖区、青山区还需花大力气改造才能跟上大武汉的步伐。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点,政府对住房建设的示范作用与居住保障的实施力度与方式等,为武汉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关于武汉房地产的今天。
武汉房地产的今天有人形容为疯狂,有人形容为看不懂,有人形容为暴利之源,还有人形容为正在发力。实际上,他们的看法是相通的,那就是武汉房地产的今天,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的是,武汉这几年经济发展为房地产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才结构与人才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生产力分布与生产率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具有武汉特点的城市竞争力内容。相应地,房地产在总量、产品开发水平、企业品牌建设、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补充与提升等等方面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
忧的是,武汉房地产市场的急功近利行为非常普遍,武汉房地产的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武汉区域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与各自为政现象也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同时还造成了如南湖、后湖、江北大堤等区域开发中的重复建设与垃圾产品过多。
为了回答博友的问题,顺带说一下武汉目前性价比及发展比较良好的区域。
1、关于城里与城外概念。武汉未来的轨道交通将彻底造成武汉的空心化,所以目前集中在中环线以内的房子都可以算做主城区域。
2、重点区域。武汉房地产消费的重点区域集中在CBD区域、古田至东西湖接合区域、光谷靠近关山三路一带、中北地区、武昌站区域,这几个区域未来房价将获得大幅上升。
3、不要遗忘的几个角落。一个是曾经号称第四极的盘龙城,这里的产品与环境都应该形成良好的郊居,市政有些滞后,但性价比还算实在。长江三桥与张家湾一带,这里挟大学城必经之地,储备了约二万亩可供开发用地,目前房价不高并且开发量不大。再一个就是与孝感相邻的地区,也是发展中的区域。
关于武汉房地产的明天。
当然是好的,房价将上涨至六千元的整体均价,但耗时在三至五年时间。还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这几个前提也是武汉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方向。
1、滨水地区的改造。
如同近年的城市扮靓工程,预计奥运前后武汉将动用财力整治滨江滨湖地区。形成有商业与配套支撑的滨水景观带。开发将得以提升,用地规划将更多侧重于弥补前期不足。
2、形成自己的几个副中心地带。
汉阳首当其冲,获得大发展。汉阳将形成现代概念的城郊结合区域,有环境有人气有交通有配套,工作生活化在此得到最好的体现。王家湾毗墨水湖地区是重心。
武昌站将形成新区,伴随关山交通的改造,新站的建设完成,四桥的完成与轨道交通的完善,以武昌站及四桥两翼为中心,兼顾汉口武昌青山黄陂,形成共同体。
金银湖将形成武汉第一个成形的富人区。不多讲。
南站将得到改造并形成武昌的中心之一。
纸坊与武昌将实现一体化并形成以汤逊湖为中心的完整居住区。
3、城市空心化部分形成。
武汉的城市空心化将站上历史的高度。即八加一体制形成后才会到来。
4、伴随交通升级产生大面积的腾笼换鸟类消费。
这几个方面恰好导致武汉房价具有一定购买力支撑,没有多少泡沫成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