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纯净世界里的记忆——新西兰南北岛自驾游游记(连载13)

标签:
八角广场达尼丁隧道海滩南岛自驾游 |
分类: 【好摄菜驴】 |

十七、Huriawa Historic Site:
第十四天早上再次游览摩拉基大圆石之后我们开车前往新西兰旅游局推荐的一处景点,位于卡洛塔妮(Karitane)的胡丽阿瓦遗址(Huriawa Historic Site)。

不知是遗址本身过于简单,还是我们没有找对地方,总之在卡洛塔妮只是看到海岸边的一些风蚀过的奇特形状的礁石,找不到其他的任何遗址。


十八、达尼丁(Dunedin)半日游:
离开卡洛塔妮(Karitane),继续开车沿1号公路向南,很快就来到了南岛第二大城市——达尼丁(Dunedin)。
“达尼丁是在150多年前由矿工、捕鲸人和苏格兰移民用镐头、鱼叉与汗水建造起来的城市。达尼丁的名字来自古盖尔语(Gaelic)的‘爱丁堡’(Edinburgh)一词。这座城市往日的辉煌与繁荣今日依然可见。
达尼丁以能够近距离观赏稀有野生动物而著名。在这里,即可以观赏世界上最罕见的企鹅,又可以参观唯一的陆地皇家信天翁孵育基地,还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新西兰海狮。
达尼丁的历史建筑同样令人难以忘怀,人们认为这里的维多利亚式及爱德华式建筑是南半球保存得最好的地方。看看巨石砌成的法兰德文艺复兴式的达尼丁火车站(Dunedin Railway Station)、奥塔哥大学的钟楼和哥特式多米尼加修道院(Gothic Revival Dominican Priory)就知道了。另外,达尼丁还有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堡――拉纳克城堡(Larnach Castle),这里曾是一位政治家的豪华住所。除此之外,您可能还会对鲍尔温街感兴趣(Baldwin Street),这是全世界最陡的住宅区。——整理自网络”

1、鲍德温斜街(Baldwin Street):
我们沿1号公路从北边进入达尼丁后,首先开车来到鲍德温斜街(Baldwin Street)——这个网上盛传的全世界最陡的住宅区转了转。
据说鲍德温斜街的坡度为35%,比通常斜度最多不能超过25%的普通道路还高出10%。在陡坡的道路上走了走,这似乎是来达尼丁的游客们必做的功课。

2、信号山(Signal Hill Reserve):
离开鲍德温斜街,我们直接开车来到信号山上。

信号山是达尼丁城东北的一处高地海拔只有393米。山顶设有瞭望台,可以俯瞰但尼丁全景以及达尼丁半岛。在瞭望台上建有一个纪念碑,在纪念碑前面中心位置有一块自然的岩石,据说是为了纪念英国殖民统治新西兰和苏格兰长老教会(Scottish Presbyterians)创建达尼丁市100周年,特地从爱丁堡——苏格兰长老教会的老家——运到新西兰的。

3、达尼丁火车站(Dunedin Railway Station):
从信号山下来,我们开车来到达尼丁火车站,准备先游览这座上个世纪初建成的至今仍在有限度使用着的火车站,然后再步行游览车站前面不远处著名的八角广场。

我们在达尼丁火车站附近停下车,发现有一处中国式的庭院,叫兰园。看到它大门紧闭,我们不能进去看个究竟。不过在1号公路旁的这座斗拱飞檐牌楼还是吸引我们驻足的好一阵子。
“达尼丁火车站启用于1906年。车站是使用科孔加玄武岩(Kokonga)建造的,外墙以奥玛鲁石灰岩为装饰面,加上多种形状、纹理和质材。这座佛兰德文艺复兴的风格的车站是由建筑师乔治·楚普(GeorgeA.Troup)设计的,车站宏伟、壮观且富丽堂皇的模样为他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车站经过1999年的全面整修,目前这幢建筑已经完全恢复了最初的风采。达尼丁火车站现在每天发出两班经泰伊里峡谷(TaieriGorge)的观光火车,在终点站的密德玛契(Middlemarch)转接巴士就可以前往皇后镇。观光火车会经过嶙峋的山头与河流潺潺的峡谷间,游客在高高架起的铁轨与隧道上会有种怵目惊心的感觉,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火车旅行之一。——整理自网络”


整个车站的建筑非常精美,与其说这是一个为乘客服务的公共场所倒不如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宫殿。

内外装饰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即非常用心又十分华丽。

这里显然已不再繁忙,但是,这个历经110多年的古老火车站那华丽的售票窗口和整洁的月台至今仍在迎来送往着从此出发或到达此地的游客们。

车站广场上的指示牌告诉我们这里距离上海有9865公里。

4、八角广场(The Octagon):

从车站出来,我们步行穿过不足200米的斯图尔特大街(Stuart St)就来到的达尼丁老城中最著名的八角广场。

“八角广场是达尼丁最古老、最热闹的地方。自1846年起八角广场就是达尼丁市的市中心。围绕着八角广场,有哥特式圣保罗教堂、市议会厅、市政府、艺术展览馆、旅游服务中心等,还有林荫绿地和几条通往各个方向的主要大街。——整理自网络”

我们沿斯图尔特大街从东侧进入八角广场,开始逆时针转悠八角广场和第二圈的莫雷广场(Moray place)。
达尼丁市政厅从外面看上去就十分庄重、可靠。


与市政厅一街之隔的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建于19世纪的欧洲古堡式建筑,高达40米的石柱承载着新西兰唯一的石造圆拱形屋顶,这么宏伟的建筑在新西兰也是十分罕见。

在圣保罗大教堂前面,八角广场的中心矗立着苏格兰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 的大型雕像。这位伟大的农民诗人在他37岁短暂的一生中写出了600多首极为优美的诗歌。其诗语言极为纯朴,诗中流淌的对人民、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国苏格兰的浓厚感情,使苏格兰人一直推崇至今。罗伯特·彭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极富音乐性并可以歌唱。

在八角广场的东南边,是非常著名的达尼丁第一教堂(First Church)。它建于1862年,由当时的名建筑家Robert Arthur Lawson设计及监工。Lawson 的一生中,设计了超过40座教堂及城堡,散布于整个新西兰,第一教堂是他其中的一个代表作。这座属于长老教会派的教堂,有一座含有12个塔铃的56公尺尖塔,是达尼丁市区里最醒目的地标。教堂位于莫雷广场(Moray place)的钟丘(Bell Hill)山顶。兴建初期,市议会考虑都市未来发展.决定要将钟丘铲平12公尺,虽然高度降低不少,不过在达尼丁市中心地区,几乎所有地方都可遥望这幢教堂。教堂矗立在坡顶上气势宏伟,建筑极富美感。

5、皇后公园(Queens Gardens):
差不多在八角广场和莫雷广场转了大半圈后,我们从王子大街(Princes St)转到伯灵顿大街(Burlington St)离开八角广场和莫雷广场,来到一个不大的街边公园——皇后公园(Queens Gardens)。

其实,皇后公园(Queens Gardens)很小,就是一片绿地、几棵大树、几幢殖民时代记忆的雕像。


老范不是很懂建筑,不能准确地分辨各种古典建筑风格,但是每一幢精心设计、建设的古典建筑却都能轻易地抓住老范的眼球、轻易地打动老范那颗爱美的心,因为每一幢古建筑都是凝固的艺术、立体的画卷。


十九、隧道海滩(Tunnel Beach):
隧道海滩(Tunnel Beach)位于达尼丁市区西南方向的7.5公里处,在沿海公路——黑头路(Blackhead Rd)的路旁。从达尼丁火车站开车过去大约需要不到半个小时。

从黑头路(Blackhead Rd)路边的停车场到隧道海滩大约需要走1公里多的下坡路,去时是下坡很容易走;回程则是上坡,在1公里左右的路程里需要爬升150米左右,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会觉得有点吃力的。

按照大家走出来的路线穿过一块私人的领地,从坡上就可以看到海滩上被海浪冲刷而成的沙岩崖壁和石拱门。


走到近处,就可以看到太平洋狂野的风浪不断穿过拱门激荡着沙岩崖壁。


不时会有些不求甚解的游客误认为沙岩拱门就是隧道海滩中所说的“隧道”。其实隧道是在步道东侧的一处可以从崖壁一直下到海滩边的人工隧道。

“约翰·嘉吉是一位船长的儿子,他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由于海里的激流,不幸淹死了。在失去了女儿后,这位父亲心都碎了,他决定给女儿一份最后的礼物。他强忍悲伤,来到新西兰达尼丁南部的砂岩海岸线,在厚厚的石头上手工凿出一条隧道。这条隧道通往一个私密的美丽海滩……通过隧道,他可以来到这私密海滩悼念失去的女儿。这便是隧道海滩(Tunnel Beach)的来历。——信息来自网络”。

隧道一共有72级台阶,从崖壁的上面一直可以抵达海滩边上。隧道里十分凉爽,环顾隧道四壁,可以清楚地看到手工铁凿挖掘的痕迹。

穿过隧道来到“隧道海滩”,这里是一处不大的礁石海滩,在两旁砂岩峭壁之下,礁石纵横、海浪翻滚。这是一处秘密的但是绝对算不上美丽的海滩。看着这里的风浪,人们也许真的可以体会到约翰·嘉吉的痛失女儿哀伤。


二十、巴尔克卢萨大桥(Balclutha Bridge):
为了方便在第十五天早上去纳吉特角灯塔(Nugget Point)拍日出,同时可以在一天之内游览完南部景观路的最精华部分,我们特意安排第十四天晚上住在巴尔克卢萨。
第十四天下午4左右离开隧道海滩停车场,开车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位于巴尔克卢萨城东北角的巴尔克卢萨大桥(Balclutha Bridge)。

巴尔克卢萨大桥(Balclutha Bridge)又名巴尔克卢萨公路大桥(Balclutha Road Bridge),是巴尔克卢萨镇上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一座大桥。
位于克卢萨河上的第一座巴尔克卢萨大桥建成于1868年,在十年之后的一场特大洪水中被摧毁。第二座大桥建于1881年,但由于不能适应后来的机动车交通需求,最终在1935年被现在这座大桥所取代。
克卢萨河是新西兰第二大河流。横跨克卢萨河上的巴尔克卢萨公路大桥总长244.1米,总宽度为11.8米,包括6.7米宽车行道的两侧各有1.4米宽的人行道。这座大桥是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有七个桥墩和6个弧形跨度,每个弧形跨度长36.6米。这座建于1933年和1935年之间的大桥现在仍是南岛的主要高速公路1号国道上从达尼丁到因弗卡吉尔之间的重要桥梁之一。
在新西兰,像巴尔克卢萨大桥这样建于上世纪初叶的公路桥还有很多都在继续使用着,有很多早期建造的大桥甚至在同一时间只能够单向行驶(在新西兰遇到单边行驶标志最多的地方就是过这样的桥梁)。这一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这些大桥在经历近百年的风霜之后依然可以完好使用;另一侧面也说明在大英帝国衰败之后,作为英联邦成员的新西兰的自身发展空间其实也是相当有限的。
过了大桥就进入巴尔克卢萨城区,我们在预定的宾馆住下并吃完晚饭之后就早早休息了,准备第十五天一早前往纳吉特角灯塔去看期待中的日出。
【未完,待续】
============================================
关注老范游记公共账号(V-Trip):![]() “掌”握老范游记,随时与老范互动。 |
留在纯净世界里的记忆
——新西兰南北岛自驾游游记(连载目录):
01、缘起、准备02、奥克兰
03、科罗曼德半岛到丰盛湾
04、北岛,一路向南
05、惠灵顿、穿越海峡
06、塔斯曼海湾
07、送别角到凯库拉
08、凯库拉半岛
09、从白鹭湖到铁卡波
10、库克山下胡克谷步道
11、一路湖光山色
12、奥马鲁到摩拉基
13、达尼丁
14、南部景观路
15、温带雨林凯普乐步道
16、格林诺奇与皇后镇
17、箭镇秋色
18、瓦纳卡、错失冰川
19、西海岸到阿瑟山口
20、从班克斯半岛到基督城、难忘的回忆(小结)












诗画·荷花

听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