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古巷幽幽--福州三坊七巷随拍
老范游记微信公共账号(V-Trip):

欢迎有兴趣朋友扫描添加。 |
虽然过去因为工作,不止一次地到过福州,但是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游览过福州市内的景点。今年元旦原本计划安排在霞浦拍摄的时间,因为霞浦下雨,临时动议利用多出来的半天游览福州市内最著名的“三坊七巷”。
001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百度百科。
|
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它是福州市做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而且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格局。
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之中,存有这么一块街区。“走在巷中,无需怀古,便能嗅到明清遗韵;踏上石板路,繁华浮躁的都市已丢在一边”。“曲曲的小巷,总能看到挑着鱼丸担的小贩,敲着瓢碗,一声声清脆的叮当声,回荡在巷中,听来却是一阕最古典雅丽的乐曲。窄窄的古巷呵,在高楼大厦包围中已成为一道风景。想理清心头忧烦的情绪,不妨到小巷走走,说不定会遇着丁香一样的姑娘。”
002
从杨桥东路与南后街交叉路口的“三坊七巷”牌楼进入,延着南后街一直向南,左边依次是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右边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目前,其中的杨桥巷和吉庇巷均因为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而分别改名为杨桥东路和吉庇路。
003
南后街已经“修旧如新”地成为了一个步行商业街,这里有各色的福建小吃、当地特产,还有很多港台甜品店、星巴克等等。
004
005
面对已经“修旧如新”的南后街和三坊七巷,似乎只有借助老范从来不用的“复古”色调,才能找到走在古巷里的感觉。
006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007
008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009
010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些巷坊牌楼正好将构成正/负空间,形成构图或创作的元素。
011
012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013
014
015
幽幽的巷坊、高高的马鞍墙、平整的石板路,从喧闹的南后街进入僻静、幽深的巷子,一切浮躁、虚荣都可以短时间抛到脑后。哪怕只是拥有极短的时间,这种古朴美妙的宁静依旧可以定格在游客的内心深处。
016
017
而真的在这紧邻繁华的幽静孤岛中甘愿幽居在这古老、封闭、狭窄、没有煤气和抽水马桶环境里,对于多数现代人来说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018
019
紧邻吉庇路(巷)的桂枝里沿小河边有很多舒适高雅的餐饮场所、在吉庇路与八一七路交口有福州最著名的百年小吃店安泰楼。做为游客,我们先品味了古巷幽、净再品味福州的特色美食,对于是否能真正抛弃繁华去享受幽静,也只是想想而已。
020
==================================================
(点击图片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汇编专辑、或选择进入【
老范钩沉】查看全部汇编专辑)
==================================================
拍拍照片:
古都西安——秦俑表情
秋染京城 —— 之三北海菊花展
诗画·荷花
听听音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