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多谢多谢!
看了埃菲社刚刚在北京发的一条消息说,中国的年轻人压力太大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导致很多人打算或实施自杀。报道中说,北京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10岁至24岁的14万学生中,有20%曾经想过轻生,有6.5%承认曾作自杀打算。如果这一报道属实的话,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报道还称,根据官方过去提供的数字,自杀是导致中国15岁到34岁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报道没有说明究竟哪个单位是消息来源,但从散见于国内报道的情况来看,年轻人自杀的现象的确不少见。
北京的媒体似乎在证明这一点。几家报纸都报道说,1日凌晨,北京朝阳区华严北里发生惨剧。一位17岁的高二女生跳楼身亡,只留下一纸遗书;远在湖南的三湘都市报则报道了另一个悲剧,4月1日傍晚6时20分,长沙市一名20岁女子从阳台窗口跳下。女子经历过两次高考失利,精神状态不好。
使得青少年在人生花季中走上绝路的原因很多,但大体可分为四种。其一,压力太大;其二,感情受挫;其三,一时冲动;其四,抑郁厌世。
埃菲社的报道将青少年的压力主要归于学习,其中包括父母望子成龙,高考竞争残酷等等。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做家长的应该引起警觉。聪明的家长会懂得,一个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不但不会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还会积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逼起孩子来像周扒皮对高玉宝似的,骂起孩子来像黄世仁对喜儿似的,凶起孩子来像南霸天对吴清华似的。
其实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施加的压力太大了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个道理做家长的似乎都懂,但遇到具体事儿的时候,就压不住火了。不少家长都会说,谁小的时候不是这么长大啊!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确变得比过去更脆弱了。还有些家长没料到这样会使孩子走上不归路。否则,打死他也不会逼孩子了。
人生在世,谁没有压力呢?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谁都会面对许多残酷的现实。前两天媒体报道清华副教授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说明成年人也有承受不了的时候。我也常常感到压力很大,但似乎从来没有动过自杀的念头。想好好活着有多难啊,怎么可能自绝其路呢?压力谁都会有,但人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却不尽相同。把问题都归于家长显然是不公平的。培养青少年的抗压力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如何看待压力的问题。对于那些竞技型的选手来说,即将开始的大赛,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刻。他会紧张兴奋,但会跃跃欲试,非但不会被压力压垮,反而会摩拳擦掌、积极备战。而有的人则自己吓唬自己,自我放大压力,还没进考场呢腿就哆嗦了;其次,是如何看待结果的问题。有人注重努力的过程,至于结果虽然也很看重,但能够承认现实。但也有人把结果看得超过了一切。万一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结果,就难以承受。
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如何缓解压力。压力大毕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便你今天没啥压力,也很难保证你以后没有压力。在现代社会里,压力可能会与自己的成长成正比。所以,如何自己给自己减压,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减压的妙法。有的人去购物,有的人暴饮。我想还是有些绿色的方法的。一是拥抱自然,多到户外、野外、郊外。森林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可以疗治我们的心病;二是扩大交往。多和别人交流,不要自己闷着。尤其是和一些乐观豁达的人聊聊,可能会有好处;三是注意力转移。别把眼睛总盯着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四是体育锻炼。到操场上出身汗,和别人打场球,烦恼就会忘掉一半。
预防大学毕业堕落症的三个秘方
那英感叹: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谁在蹂躏你的健康和生命?
明天我们还有没有报纸看
中国报纸网络版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学生找工作要不要先整容??
两耳要闻政治事,用心研读社会书
在博客里留下思考的轨迹
坐地铁时拿本书......
高考能取消外语考试吗?
谁逼女生艺考竟报60所高校?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