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运动
文/毕家妈妈立夏
西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是体育,从谷歌地球上看,欧美越是知名的学校越是拥有大量的运动场地。英国伊顿公学可以举行30多个足球比赛。从小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形成运动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
父母自己动起来
人是环境的动物,爱动是天性,但运动的习惯却是养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此时尤为重要。我见过一个游泳教练,但他从来不带孩子去游泳,我问为什么,他说:7岁开始学最合适。但是游泳只是为了学会游泳吗?这个孩子失去了一个多么宝贵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啊。
不是所有做运动的人都爱运动,但如果你爱运动,你的孩子迟早会受影响。喜欢足球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往往爱踢球,像我这样爱水的妈妈,两个孩子当然爱游泳。暑假去川大西区的50米标准泳池,我让外公看着孩子,自己先去游几个来回。一会儿,哥哥下水了,自然而然地跟我游了一个来回,1.8米的深水区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心理障碍。因为看到妈妈做了,所以觉得理所当然。
小区里总是有父母无聊地坐在那里看孩子玩滑轮、骑滑板。成年后再学滑轮可能对平衡能力是个考验,但滑板却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迪卡隆里有给成年人设计的滑板车,买一只跟着孩子一起去骑,当你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孩子也不会觉得厌烦和辛苦。
限制电视和电游
减少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2岁以下的孩子不看电视,两岁以上的孩子一天也不超过1-2小时。把孩子放在电脑前或者电视机前当然最轻松最省事,但是如果培养出一个沙发土豆来,你未来可能有麻烦。
美国卫生部的研究表明,孩子每天应该进行至少60分钟的运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电视和电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益智的,但它的问题在于,它会占据孩子本来用于自由玩耍和奔跑的时间。
不拔苗助长
哥哥4岁的时候,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部自行车,但他一直不骑,直到5岁半的时候,他忽然跨上去,直接就骑走了,从那时起从来没有停止过。弟弟现在5岁半,骑上车就倒着蹬踏板,但是他却可以用滑板车作出各种花样来。
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的水平有先有后,不能强求。
稍大的孩子可以参加正规体育训练,但是不要给他不合情理的标准和要求。训练当然会有一定的目标要达到,但这个目标需要合情合理。6、7岁的孩子,一切刚刚开始,你不要把他吓坏了,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受罪和吃苦。保持他的兴趣最重要。暑假的武术班上,哥哥埋怨太辛苦的时候,我就让他休息周末,外公很急,说那他不是跟不上别的孩子的进度了?我说:他有一辈子可以慢慢学,我不要他一开始就觉得学功夫是件苦差事。不是我怕孩子吃苦,是我不要不公平。大家都有周末好休息,为什么学功夫就不可以?
如果你家3岁的孩子不愿意多跑一步或者比别人跑得更快,不意味着他一辈子都会不求上进。
持之以恒,随时随地
科学家们发现,那些为了好玩而轻松地进行运动的老鼠,认知能力的提高变化不大,只有那些在“跑步机”上气喘吁吁地奔跑的老鼠,其认知能力才有大幅度的改变。而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在科罗拉多大学进行的实验中,只跑了3个月的老鼠没有显示出多少对焦虑的抵抗能力,但那些跑了6个月的老鼠则可以。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的建议是:别停,继续下去。
让孩子坚持运动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可以放手孩子自由玩耍,他自己怎么都能达到每天一个小时的运动量。他可以去公园追逐蝴蝶,而哪怕在室内,孩子也会找到释放能量的机会:有一年我们去海外度假遇上晚点,哥哥和弟弟在机场的儿童游乐场遇上一个丹麦孩子,一起玩一个游戏:一个孩子做“冰人”,他碰到谁谁就“冻|”住,直到其他孩子去碰他一下让他“解冻”……结果等机场宣布登机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在中国的城市里,低幼孩子不上早教课是异数,在澳大利亚,情况则相反。不是澳大利亚人不关心孩子的教育,而是早教课提供的很多内容,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了。大量的户外活动,草地上摔跤、奔跑、海边追逐浪花、以及街头巷尾大量的游乐园、秋千,实在没有多少必要再让孩子一周一次付出昂贵金钱去学习怎么爬怎么走平衡木了。
说孩子没有时间坚持运动的人,跟说自己没有时间去运动一样,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而往往是不把运动看得那么重要,觉得有这个时间和功夫,不如做点别的,比如看书、做作业、看电视,甚至什么都不做,养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毕家妈妈其他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