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本运作还是风险转嫁?——楼市上演最后的疯狂

(2007-06-15 14:20:59)
标签:

楼市

最后的疯狂

分类: 我思故我在
    几个基本数据显示,调控后楼市大热;另外,反映楼市大热的单位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及发改委。结合年初的几大重大文章,看来,楼市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在房价高涨的背后,
    以二线城市为主的二手房均价纷纷实现历史性突破!
    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土地战国时代宣告来临,二线城市土地争夺战的主角由当地开发商转向全国性地产大鳄;
    国内最热主流城市,也是房价高涨的主角!
    储备城市房价高唱凯歌!
    准一线城市节点区域房价全面飙升并顺利向预期标准线突进!
 
    伴随房价高涨,背后的各种行为与现象,预示着楼市风暴临近拐点:政府有能力保持链条不致中断的话,房地产将在奥运前后高位上岸;如果经济过热及楼市治理不当或不力,无法控制资本的原罪,楼市将在疯狂之余,停摆!房价高涨背后的行为与现象是什么呢?
 
    全国范围的资本运作,把本质是服务业的房地产弄成了资本运作的温床,并且,这种资本运作,带有两个可怕的特点,一是充当上市公司注水资产;二是存在资本转移与套现的迹象。
 
    一种情形是:开发商以项目合作或纯融资形式吸收市场资本,以项目预期利润作为回报,将项目做熟或半熟后向国家商业银行融资,或现在融资积极展期。据银行分析人士认为,储蓄的腾空,并不完全流入股市,相当部分流进了楼市,与既往的团购型炒楼不同,这一次是化零为整集中控制,将资本的原始劣根性表露无遗。这种情形的结果无非是:如果楼市一如既往,则以资本形式的参与者皆大欢喜,各取其利,一旦楼市无继,拥有了物产的资本就会与银行资本展开争夺,通常是泡沫完全破裂。
 
    第二种情形是:资本交换与资本转移。
    资本交换是一些闲资与外资借路进入楼市,购买一些非正常产权或烂尾工程,一部分重新包装上市销售;一部分包装成可经营物业,再向商业银行融资,既收回大部分投资,又拥有一个可持续经营的物业,表现上,还可作为城市招商引资的作品之一,并安排了部分就业,改善了部分城市形象!
    资本转移是一些项目开发商将其旗下物业及债权债务合并同类项,通过合法的评估途径,进行一番可行性研究,并公正,将这些经策划式评估后的一摊子全部转让给新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一部分是在实业发展中赚了钱看中房地产的黄金前景的;另一部分是损公肥私者,有必要说明一下,中国相当上市大公司财务情况是粉饰了的,实质上全部在资本交换与转移中进行所谓的经营,这些大公司需要控制不动产、参与公益、上缴税利来营造红火形象,并以此进行再融资。一个破酒店花上几百万元控制下来再投入几百万元进行星级包装,策划后评估价格足以抵偿所有投入,即便不变现,也可以这些不动产进行评估充实报表利润。
 
    第三种情形是:乱中破茧的历史资本重新上市。
    近四年房地产是突飞猛进的,土地逐步市场化经营后,必然有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如一些合并破产企业形成的非居住或商业性质的用地,归并为一家置业公司持有,但尚未开发;又如一些改制企业,持有非商业开发用地,等待中等来了政府的政策,让这些地披上保障住房供应的外衣,既可以成倍赚得,也可以评估转让,从中猎取差价;即使不按政策住房之路来走,送进政府的土地中心进行拍卖,政府也会按售价返还一半,地段的无端升值非常普遍。一些民间游资、投资公司、理财公司就是看中这一点,利用人脉资源向外界融资后再来控制这些历史资本。
 
    如果这些资本运作不涉及政府银行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资本交换或转移、资本控制的结果是:所有的投资方都寄望不动产卖个好价钱皆大欢喜;政府陷入资本的套子,也寄望抵押物尽快变现;一旦楼市下跌,损失的先是国家最后才是投资者,而投资者的资本如果再来源于银行资本,最终的结果就是政府吃不了兜着走!
 
推荐本博其他文章:
          下一步调控重点,
          检讨调控失败的唯一根源 
          商业地产是制造高位泡沫的温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