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育儿亲子家教 |
分类: 父亲的随笔 |
人这一辈子的发展是很难预科的,可能一生很顺利,婚姻幸福美满,家庭生活和睦,个人事业有成,经济宽裕甚至富有;但也可能遇到各种不幸和灾难,婚姻失败丶事业无成丶生活挫折丶经济窘迫……
有句俗语叫:“三年早知道”,人如果能预先三年知道自己的未来,就能避免少走弯路,避免很多不幸和灾难。但事实上,谁都不可能做到这种预知,假使真的能预先三年早知道,相信谁也不会完全解决一生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老年人一生经历的多,他们的一些经验教训,或许能为后人提供些借鉴,或者有些参考作用,我愿意在这里说说我的人生经历:
青少年学生时代起,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一想当作家,所以一直奋力追求,这一人生理想,促使我比同龄人多读了一点书。但那个年代书籍很少,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参加革命后,作为“组织上的人”,受“革命工作需要”按“组织分配”要求,一直局限着我的工作和生活,虽然个人的主观努力也会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我能从黑龙江省公安厅调转到东北文联,后又去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都是我个人不断争取的结果。
“中央文学讲习所”毕业后,学校领导多次劝我留校工作,但为了实现当年的作家梦,我还是按照毛主席的号召,意然决然地要求到基层去体验生活。结果,回到了黑龙江省文联,先是反胡风、接着是肃反,然后又反右派,结果我被错定为右派,从此受了20年的罪。
文学搞不成,作家梦也实现不了,悔不该当初留在“中央文学讲习所”工作,那样起码打不上右派,这就是人们难以预料的事。
换个角度说,如果在倒霉的20年期间,我若能坚持读书(这自然有很多困难:一是政治和环境都不允许,读书是走白专道路,要挨批判的;二是大家都不读书,你自己读书明显另类,那时叫脱离群众;三是当时无书可读,绝大多数书都被定为大毒草。)一定会收获颇丰,也会为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生就是阴差阳错,不能反悔重来。当年读书不行,我便自学了中医,为身边的同事丶百姓义诊,为群众做了不少好事……
1978年,我的右派问题改正后,又转到辽宁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这时再从事文艺创作,自觉已很困难。我后来又从事幼儿早期教育(这到是一件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这辈子就这样混过去了。
我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几点经验教训:一个人要有个更好的前途,需要汲取以下几点基本的东西:
第一是做事先做人。为人要正派,人品修养好,能与邻为友丶与人为善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第二是大量读书。读书对人的成才丶发展太重要了!我被打上右派倒霉期间,本来有很多时间可利用起来读很多书,却被我白白的混过去了(也是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然也得受批判,但根本原因还是对读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高丶了解不深刻……)世上除从事商贸、体育、文艺等少数行业或者只当熟练工人、一般农民、普通士兵不需读太多书外,若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都应当术业有专攻,专其一长,而这就需要大量读书。马克思、列宁、孙中山、毛泽东……都是读了很多书才取得伟大成就的。
第三是要有强烈的上进心。人往高处走,只有不断进取,遇到任何挫折困难,仍然坚持向前,这是成功的根本。
第四是要有环境和机遇。人生离不开社会,人生的前途离不开机遇。每个人总可能遇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认真思考,从多方面衡量,既不能盲目冒险去干,又不能惧怕风险而不干。总的说应当积极进取,真正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五是选对职业。可以明确的说:能从政的可以去走仕途,不适合从政的可以做学问,学者当不成可以去经商……总之,能干实业绝不打工,俗话说:“好汉不挣有数的钱。”自己创业(可有针对性的多读些人物传记,看成功者怎样创业,怎样写就人生……)要注意选择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不能随意“下赌注”就投资,这会误了你一生。
第六是坚持到底。职业选定后,如果正确最好坚持干,不要总是改来改去,会浪费太多时间,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以上问题似乎没什么新鲜的,有的问题过去曾多次谈过了,我想重复一下也好吧!
■《给各位家长的一封信》
-
■务必把孩子培养成才
前一篇:回民诗人丁鹤年
后一篇:家长该怎样看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