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地铁时拿本书......

(2009-03-03 20:45:35)
标签:

总理

阅读

网聊

书籍

出版

杂谈

分类: 铁铮看社会

    2月28日,温总理和网友在线网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注意到,当网友“天天向上”提出设立全国读书节的建议后,总理非常赞成。他说,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坐地铁时拿本书......

“坐地铁时拿本书”

 

    按我的理解,坐地铁时拿本书,是泛指人们抓紧时间多看看书。在网络飞速发达、仅中国就有3亿网民的今天,总理希望人们多读点儿书,寓意十分深远,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于书的作用,古今中外早有许多说法。老辈子流传下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耳能熟详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格言。既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比喻,也有书本给中国带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证。对此,估计没有人能提出太多的反对理由,问题归结到现如今还无必要抱着书本来看。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世界的先进文化也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无论是继承发扬也好,还是了解掌握也好,前提都是要深入的学习,而读书则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

 

    从传播媒介的性质来看,书籍媒体承载着太多的文化,特别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书籍是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传播媒介,文字符号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力量强大,其深度超过其它媒介。书籍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书不仅能满足人们渴求知识的欲望,还能够使人在阅读过程中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品味生活、调整心态,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更多的关注最新动态和即时信息,这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我们丢弃书本的理由。我们需要及时迅速的浏览每时每刻发生的各种信息,也需要研读和咀嚼在历史的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需要鼠标即时上网和整个世界联通,同样也需要随手带本书,在坐地铁的闲暇看上几页。

书自然也有好坏之分。我以为温总理说提倡的读书,一定是指读好书。所谓的好书,首先是内容积极健康、引人向上。一方面出版部门要把好关,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品位不高、低级趣味的书籍;书海茫茫,而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所以,读书还应该有所选择,分个轻重缓急;书对于我们并不是同等重要。在读书是,有的需要精读,有的可以泛读,有的大致翻翻知道个梗概就可以了。

 

    现代人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而读书是需要有耐心,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生本来就是读书人,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本分。除了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有时还是一件艰苦的事,需要有毅力和不怕苦的精神。虽然不提倡“头悬梁”、“锥刺股”,但为了读书吃点儿苦头还是值得的。

 

    我不反对上网,不反对阅读网络版或成电子介质的书籍。但网络阅读在某些方面不如阅读纸质书籍来得便捷。既希望网络开发商和运营者们不断改进网络阅读的模式,使之在享受网络优势的同时,吸纳传统阅读方式的长处;也希望大家不要仅作网民,还要做一名有心的读者。

 

    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全国读书节设不设咱说了不算,但还是希望多一些读书的社团,多一些和读书相关的活动,多为人们读书做点儿实事,多涌现出一些读书的典型和榜样。当然,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这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容我们另文再谈。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如今的书太贵了。别说普通学生了,就连我们挣工资的人都有些难以承受。但愿出版社尽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降低书价,但愿多建一些图书馆、现有的图书馆多购买一些书籍。

 

    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与君共勉。

     高考能取消外语考试吗?

     谁逼女生艺考竟报60所高校?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