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2009-02-07 09:23:00)
标签:

环境

干旱

生活

节水

素质

杂谈

分类: 铁铮看传媒

    早就有人警示过,别让人类最后的一滴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但许多人不以为然,对于水资源的极度消耗缺少必要的警觉,更没有采取什么节水的措施。即便是这个冬天北京几乎就没下雪,连续100多天没降水,人们似乎也无动于衷。对此,有的媒体不但没有做必要的提醒,反而给予抚慰,显得太不合时宜了。

                              明天的北京真的要没水喝了

    6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国家首次启动最高级别抗旱应急响应的消息。遗憾的是,北京晚报在报眼位置做的标题新闻中,如此重要的、值得警醒的新闻却成了小字的引题。大好号的黑体字是:旱情不会影响北京用水供给。二版的今日聚焦,连那个引题都没有了。通栏大标题的引题是:本市出现38年来最长无降水记录,本报记者采访有关部门释疑北京旱情。主题还是更加醒目的“旱情不会影响北京用水供给”。

 

    看报看题。如果读者没有时间再看那一整版的内容的话,会留下个啥印象?哈哈,尽管破了38年的干旱记录,尽管全国都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抗旱应急响应,首都北京的用水供给照样不受影响!那还有什么必要总是想着拧紧水龙头、为了节约每一滴水而麻烦自己呢?

 

    全国大旱,北京也不例外。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就算北京不太旱,也会受到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这是第一层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全国的严重旱情和北京用水供给放在一起说事儿,显然是不妥当的,而且还易造成事不关己、世界都危我独安的印象。

 

    北京大旱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北京用水供给暂时不会受到旱情的影响也是事实。但究竟哪个事实最重要?是安抚民心最重要,还是提醒公众把节水摆到重要位置上是当务之急?在北京晚报看来,是前者。在我看来,却是后者!

 

    总体来看,我国公民整体的节水意识还十分单薄。特别在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仍没有树立起珍惜水的观念,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眼下,旱情已经发展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不但不以此为契机,向社会和公众发出必要的警示,还要等何时呢?媒体应该成为社会的先导,媒体对社会有着最显著的影响,作为京城最重要的媒体之一都发出这样的声音,本身就说明对于水,我们还缺少最基本的认识。

 

    其实,北京市水务局和有关专家对市民还是有建议的,可惜的是被记者放在了数千字稿件的最后,而且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是:建议市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通过避免过长时间冲淋、减少洗车次数、一水多用等方式合理有效地用水。环保专家的观点则是:运用已有技术和方法,城市可减少30%用水、农业减少10—50%用水,工业减少40-90%用水,而且丝毫不会影响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水平。

 

    如果把稿子的角度放在节水上的话,恐怕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其标题即便不像本文题目这样耸人听闻,起码应该体现出“全国北京持续大旱,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之类的意思来。危机信息的种类不同,其报道的原则也有很大差异。水资源短缺的信息和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不同,即便是如实地报道,也不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对此,媒体的朋友们大可不必多虑。

     澳大利亚大火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二女生当村官的是是非非

     宋丹丹是赵本山的“钟点妻子”?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