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生存危机,谁在袖手旁观.

(2009-01-21 21:00:42)
标签:

社会

公众

环境

热点

保护

杂谈

分类: 铁铮看生态

    1月16日公布了2008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有两个细节反差较大。一方面,环境问题继续名列“我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前三甲;另一方面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实在让人着急。

                                                                                                     面对生存危机,谁在袖手旁观.                              

    调查表明,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主动了解环保知识”,比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只有26%的公众表示“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这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在环境问题继续恶化的同时,人们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却较为淡漠。除此之外,有24%“会引导别人进行绿色消费或选用绿色交通工具”,基本和上年持平;“限塑令”颁布后,仍有26%的人表示会“经常购买超市塑料袋”;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6%。

 

    如果说大家对环境问题不大关心,似乎不符合实际情况。调查显示,公众对生存的环境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对个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由2007年的58.19分下降到52.86分,对地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也仅有49.54分,而对大空间环境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最大,由2007年的59.00分大幅下降到45.61分,下降幅度超过了13分。

 

    环境问题,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改变。但环境问题,离开了公众个体和群体的努力,显然也是不可能改善的。现在的问题是,人人都知道环境的重要,人人都希望有个良好的环境,但却极少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一到过年,纸质贺卡满天飞,对纸张的浪费十分惊人;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让人难以喘气了,但开车的人却有增无减;塑料袋造成的危害许多人都知道,但还是乐呵呵地接过小贩递过来的劣质袋子。低碳的生活方式,远没有走进我们。

 

    环境恶化的步伐,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放慢,只会因此而加快。只要一想到这里,就会心急如焚。这样下去,环境的改善恐怕要多等好多年。但急有啥用?环保素质涉及的问题,看起来都不大,但实际上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这要解决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恐怕着急不得。

 

    记得前些年,随地吐痰现象十分严重,还有稽查队员对此罚款呢。这几年,在公众场合很少看到了。公众场合吸烟者,也已经开始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对于公众,我们还是要有信心。要做长期打算。要做深入细致人性化的工作,而不能只是横加指责,也不能太理想化。

   

    我以为,要加强宣传力度,而且要在入耳、入脑、入心上多下点儿功夫,不能满足于官话、套话、大话、空话;要推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举措,适度采取必要的制度加以约束。

     哪儿能找到好工作,如何觅到好老公?

     甩手的父亲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

     大学生不得不回答的一道题

     自主招生的题目你别猜......

     别忘了我们是地球村的人

     奥巴马就职,邀请中学生干吗?

     给温总理一个怎样的回答?

     快乐迎接2009的太阳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大学校园里的山寨生活......

     上海4名女生丧命火场留下了什么?

     北京大觉寺的人造古松,我看早该拔!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你没看见我在拖地板吗?

     惊见:北极熊驮上了爱因斯坦......

     “好色”究竟有多难?

     半夜三更,谁在想着你?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