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游风光摄影最好选用RAW格式记录照片

标签:
raw风光摄影lightroom后期旅游 |
分类: 【学学摄影】 |
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单反、单电照相机,只要不是那些非常初级的机型,几乎都提供用RAW格式文件记录数码照片的功能;甚至有很多手机也都提供RAW记录数码相片文件的功能(华为从P10就已经提供此功能了)。但是,仍有很多人多RAW格式文件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它的好处。老范准备在这里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跟大家分享自己多RAW格式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朋友们在旅行拍照时能够收获更多满意的照片。
——RAW格式文件的原理及应用
一、RAW格式文件及其形成过程:
从标准的技术定义说:“RAW文件包含创建一个可视图像所必须的相机传感器数据信息。RAW文件的结构,包括ISO标准的RAW图像格式ISO 12234-2 ,TIFF / EP等标准。”
数码照相机(包括数码拍照手机)所拍摄的照片都是被摄景物的光影透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器件上的图像被感光器件及照相机进行数字化等处理后保存的数码记录文件,这些记录文件的格式包括有RAW、JPG和TIFF等等。其中最被普遍应用的数码照片文件格式是JPG。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照相机直出的JPG文件是保存景物最原始图像的文件。其实,这个认识是完全彻底错误的。JPG文件实际是照相机用自身内置程序,以各种“预设的套用模式”对感光器件数字化图像进行“套用白平衡”、“套用锐化”、“套用色彩饱和度”、“套用色彩空间”、“套用对比度”、“色彩从21bits压缩至8bits”、“文件压缩”等多项操作后得到的图片文件。
相反地,RAW格式文件则是保留感光器件数字化图像最原始的信息。下图是目前网上被广泛传播的、最能准确反映JPG文件与RAW格式文件在照相机内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二、RAW格式文件与JPG格式的区别与使用:
从上面RAW格式文件的形成过程,不难理解RAW格式文件与JPG格式最主要的的区别包括:
1、RAW格式未经各种预置模式处理:
JPG格式文件是经过照相机内置的各种预设模式处理过的文件,包裹白平衡、锐化、色彩饱和度、色彩空间、套用对比度等等。RAW格式文件则是未经过这些预置设置处理过的文件。
2、信息保存方式差异使色彩深度形成巨大差异:
目前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图片都是JPG文件格式的图片,他存储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8×8像素的颜色信息矩阵,而且存储的是个8×8个点之间的颜色关系而不是单纯的颜色信息(并非我们常见的255,255,255这种色点信息),而且JPG文件只拥有8bit的色彩深度(也就是红、绿、蓝各256种深度,合计16,777,216种颜色),与目前多数显示器的水平相匹配。
而RAW文件内存储的是感光器材对图像数字化后的信息,它并非是色彩,而是灰度。简单来说就是RAW文件存储的并非是一张图像,而是4张(也有可能是3张)灰度图像的集合,这里边每一张灰度图像对应感光器材数字化后输出的一个颜色(最常见的是红、绿、蓝、绿,注意绿色有2张),所以说,RAW文件本身并不能直接被观看(有些RAW文件会内嵌JPG以供浏览之用)。
RAW文件在统一的标准下,由不同的照相机(或感光器材)厂商衍生出很多不尽相同的具体RAW文件格式,这些具体RAW格式会有一些细微差别。比如Nikon公司的NEF文件,就是由四个12bits或是14bits的灰度通道图像构成的。
因为RAW格式的这种色彩信息的保存方式和每一个通道的灰度数字化位数使RAW保存的影像宽容度和色彩深度都远远优于JPG文件。
3、RAW格式图片最终需要用JPG等格式呈现:
RAW格式文件并不能直接被观看。我们看到RAW文件的图片,通常要么是RAW内附带的JPG预览格式,要么是图片观看软件以自己的方式将RAW格式的四个灰度通道组合转换后呈现的图片。
RAW格式文件是由四个色彩通道的灰度文件构成的。想把这四个通道的灰度信息转换成我们常见的色彩信息需要相当复杂的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就是这个专业常说的“猜色”过程,因为每一张灰度图只拥有标准图像的1/4像素,我们需要通过猜色来实现全部分辨率,而猜色的过程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了这张照片的细节好坏。
在猜色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拥有一个可以改进感光器材输出数据的空间,绝大多数计算机上运行的RAW解码软件都会使用比高档相机本身处理软件复杂的多得多。这些软件中解码效果非常好的算法需要消耗更高的处理器资源,这一点上相机本身处理器根本没法跟计算机相比。
因为RAW格式文件存的是四个灰度通道信息,并且每个灰度的位深足够深,所有在RAW格式转换成JPG文件格式前可以选择处理的空间很大。根据不同厂家不同bit深度的RAW格式文件,可以选择的宽容度多大±5到±8档曝光量。这一点对于旅游风光拍照经常遇到光比超出JPG能够允许的宽容度范围时,可以在后期有效地予以弥补。
三、用RAW拍照的后期处理:
1、RAW格式文件是“底片”,JPG等格式是“照片”:
如果对应于过去用胶片拍照到洗印整个处理过程来简单理解的话,RAW格式文件相当于拍照完没有冲洗的胶卷,你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内容;JPG相当于洗印好的照片。拍照完的胶卷可以通过冲洗显像、定像,再放大洗印得到照片。冲洗显像、定像和放大洗印的过程都可以有较多的空间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变曝光、色彩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东西,解决拍摄环境等问题;一旦洗印得到照片,再处理就比较难了。
理解了RAW格式文件是“底片”,JPG等格式是“照片”这个概念,就会理解用RAW格式拍照必须有将RAW文件以特定的方式转换成JPG等格式的后期处理。
胶片时代,照片的“后期”处理是通过“暗房(Darkroom)”技术完成的,数码时代,RAW格式文件的后期处理的最流行的软件是Lightroom。
通常图片版权争议都是针对JPG文件的,拥有RAW格式文件,就像拥有照片的底片,对于版权争议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2、白色平衡是RAW格式后期的重要参数:
如本文前面所述,RAW格式文件本身并不受照相机拍摄时所设置的白色平衡参数影响,但是在RAW文件中会以XML格式保存拍摄时设置的参数。
在使用Lightroom等软件最后将四个颜色通道的灰度文件转换导出JPG格式文件时,我们可以在后期任意选择各种白色平衡的预置或具体数字,其中,拍摄时所记录的参数也是预置选项之一。
白色平衡参数通常是彩色照片拍摄中最关键的参数,是直接影响Lightroom等软件在将四个颜色通道的灰度文件转换成我们常见的色彩信息的“猜色”过程,因此也就直接影响导出的JPG文件的色彩还原程度。
很多朋友喜欢将白色平衡设为“自动”后就不管不顾地开始周游世界了。
其实“自动白色平衡”是着相机中根据其内部的一个结构复杂的矩形图,从中自主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是相机自主的,通常在日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以老范这几张测试图片来说,图004,相机选用“自动白平衡”,照片原设置的色温为4150,色调+21,看着白雪公主的脸色,明显偏青、偏紫。
图005是用18%灰板进行预置的白平衡,色温为5050,色调+1。白雪公主脸部的颜色明显柔和并正常了。以18%灰板确定灰色基准点是在不同光源下确定灰色、白色基准的最有效方法。
图006,老范选择了相机内预置的“日光”白平衡,色温为5050,色调+5。可以看到与灰板预置几乎一样,只是色调略有少量差异。
因为当时老范拍摄的环境并非是阳光直射的环境,而是一处背阴房间的窗下,因此,考虑尝试用相机里“阴天”和“阴影”两个预置进行测试。结果二者的白平衡数值分别是:色温为5750,色调+5和色温为7200,色调+14。
从被摄物体的色彩上看,也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因此,把握自己手中相机预置白平衡的特点,理解在不同光线下如何正确选择白平衡(在不能用灰板预置时),掌握后期处理时调整白平衡的技巧,都是实现最终获得满意照片必备的功夫。
3、善用RAW格式文件,扩大照片宽容度和色彩信息:
RAW格式文件是有四个色彩通道的高bit位的灰度文件,其中所包含的色彩与宽容度信息远远超过相同画面的JPG文件。用Nikon D800拍摄12bits的NEF文件,在Lightroom中可调整的曝光范围在±5档之间,如图009。
通常我们所看到的JPG文件实际上只不过是用RAW格式文件中少量信息转换而来的,而且它们都是简单线性采取其中的数据。通常情况下,这些照片都没有生机,如图010。
在一个光比超过JPG文件所能容纳的宽容度的时候,输出的JPG文件要么局部因为过亮而失去细节,要么局部因为过暗找不到细节。
如果单纯靠调整曝光度,不去调动RAW格式中其他隐含的信息,你会发现调整仍旧是首尾难顾(如图011和012)。
聪明的做法是,在确定合理的白平衡和曝光度之后,根据光比差距适当调整“高光”、“暗部”、“白色色阶”、“黑色色阶”以及“色调曲线”等参数,让Lightroom充分找出最能反映风光特点的信息,最后合成导出令人满意的JPG文件。
4、利用RAW格式文件,发挥电子渐变镜作用:
在风光摄影中,时常会有一半过亮、一半过暗的时候。比如日出、日落的时候等等。这些时候,通常我们会使用物理的渐变镜帮助我们降低过亮部分的进光量,降低两部分的光比。
但是,在旅行风光摄影中,时常因为需要匆匆赶路,这时候如果遇到这种一半过亮、一半过暗;甚至像图014这种,天空日照过亮,地面近处大面积丹霞反光过亮,中间背景偏暗的情况。这时,使用物理渐变镜,有时是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如果是使用RAW记录的照片,我们就可以用Lightroom等软件中的电子渐变镜功能,在后期处理中调用RAW里面包含的±5档宽容度的数据,在完全不损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压低过亮部分曝光量,得到自己满意的图片。
四、理解RAW格式文件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使用:
RAW格式文件是由四个色彩通道高比特的灰度文件构成的,因此,RAW格式文件容量都很大。以Nikon D800输出的7360x4912像素的NEF文件为例,一张NEF一般容量都在26M左右。因为RAW并不能直接观看,通常相机输出一个RAW格式文件还会附带一个JPG文件,所以两个文件合在一起是一张照片,一张照片的容量常常超过27M(附带JPG还是压缩率较高的)。
因为RAW格式文件容量大,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
1、照相机的存储卡需要有足够大的容量;
2、保存拍摄照片的硬盘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特别是长时间旅行、大量拍摄时,必须有足够大的保存RAW格式照片的硬盘空间;
3、高速连拍时,通常相机都无法承受RAW格式的处理与存储(高速连拍,应避免使用RAW格式);
4、必须经过后期处理,如果有不允许后期处理要求的场合不适用;
5、任何时候RAW格式文件导出的JPG只是RAW格式文件导出的一种可能,JPG不能代表RAW格式文件的全部。
以上是老范对RAW格式文件的概念和在旅行风光摄影中应用的一点认识,希望能够帮助朋友们理解RAW格式文件,用好RAW格式文件,拍摄、处理出更多满意的风光照片。
============================================
关注老范游记公共账号(V-Trip):![]() “掌”握老范游记,随时与老范互动。 |
《在雪山与冰湖之间寻访无敌美景》
——加拿大落基山脉自驾游(连载目录):
01、自驾游览洛基山国家公园群的精华02、班芙镇与弓河谷地
03、三访路易斯湖
04、惊艳梦莲湖与翡翠湖
05、冰原大道(上)
06、冰原大道(中)
07、冰原大道(下)
08、贾斯珀镇周边及小结
============================================
醉在纯美山水间
——慢游“千湖岛国”新西兰(连载目录):
01、行程概要02、凯库拉海钓
03、凯库拉半岛步道
04、漫步特卡坡
05、普卡基湖
06、瓦纳卡
07、哈威湖、瓦纳卡到皇后镇
08、皇后镇
09、怀卡提普湖
10、格林诺奇与天堂谷
11、米尔福德峡湾
12、蒂阿瑙周边
13、返程及小结
============================================
留在纯净世界里的记忆
——新西兰南北岛自驾游游记(连载目录):
01、缘起、准备02、奥克兰
03、科罗曼德半岛到丰盛湾
04、北岛,一路向南
05、惠灵顿、穿越海峡
06、塔斯曼海湾
07、送别角到凯库拉
08、凯库拉半岛
09、从白鹭湖到铁卡波
10、库克山下胡克谷步道
11、一路湖光山色
12、奥马鲁到摩拉基
13、达尼丁
14、南部景观路
15、温带雨林凯普乐步道
16、格林诺奇与皇后镇
17、箭镇秋色
18、瓦纳卡、错失冰川
19、西海岸到阿瑟山口
20、从班克斯半岛到基督城、难忘的回忆(小结)












诗画·荷花

听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