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
(2008-09-07 15:50:46)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孩子励志成功人生理想奋斗读书兴趣和成才神育儿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我家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
李老师: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六岁,小的两岁。孩子还算听话,也懂礼貌,但一直识字不多,不爱学习。据报刊介绍,早该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了。于是我买来了《看图识字》、《连环画》等儿童读物,分别教他俩。也许这两个孩子天生不是“那块料” ?任凭我怎么教就是不进“盐酱”。
我看报刊上介绍的那些孩子:有的一天就能认识几十个字,还能背会几首诗词……可是我强迫着大孩子学,一天也学不会五个字,第二天又忘掉一半,气得我真想打他几巴掌。
老二更是气人,给他刚刚买的新书,没等看呢就撕了。我很苦恼,放弃不教吧,“养不教,父之过”;坚持继续教吧,没什么效果。是俩个孩子不是“那块料”,还是我教育的方法不对呢?
请您指教我。
谢谢!
王某某:
你好!从你的来信看:第一,你已经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第二,你也认识到当父母的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并已经积极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有了这两点,相信你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一定可以教育好的。
根据育儿成才的规律,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好,都可以成才的,根本没有是不是“学习的料”之分。请你坚定育儿成才的信念,你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下面根据你的来信,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供你参考。
第一, 从早期教育的观点看,你对大孩子的教育时间有些晚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抛开“胎教”不说,对孩子的教育应当从他对外界刚刚有反映就开始进行。这是因为,婴幼儿从出生到六岁前是他大脑不断发育的旺盛期。这期间如果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给孩子大脑以经常的、反复的良性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就快、就好。这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很大作用,并且有决定意义,这也就是凡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相对地都聪明、都学习好的直接原因。
据我们所知:有许多优秀儿童是一岁多就开始学习,也有的是三岁左右开始学习的,所以你的二孩子学习还不算晚。大孩子六岁了,虽然晚些(不属于早期教育),但七、八岁上学的孩子,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只要教育得法,你的孩子还是完全能学出好成绩的。
第二、你还应解决一个思想问题,即打破那种认为聪明孩子是天生的观念。我们说,聪明孩子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二百年前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曾说:“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你认为孩子不是“那块料”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关键就看你如何教育了。希望你尽早认清这一点,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教育孩子的信念。这样,你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第三、正确看待幼儿识字的快慢、多少。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天可以学四、五十个字,而你的孩子却不进“盐酱”?目前一些优秀儿童每天识字二十到四十个,个别“超常”的会更多些。如:福建的黄军泽,最多时一天可以学一百七十个字。他们所以学得快,一是受过早期教育,孩子的智力得到早期开发,记忆力强(开始也不快)。再者,因为很小就识字,又经常受到周围人们的夸奖,更促进了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你的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又不断得到表扬和鼓励,同样也会很快进“盐酱”而迅速进步的。
第四、我们具体的分析一下你两个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因为你对大孩子的教育开始得相对晚了些,因此他的记忆力要比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会差些。但更重要的是,你突然教他识字,便想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有些性急……这是很难实现的;
再者,你没有采用寓教于乐的办法在游戏中教孩子识字,所以没能引起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孩子不是有兴趣的主动识字,而是被大人逼着学识字,效果自然要差多了;
孩子学不会时,你还跟他发脾气,更使他精神有负担。让孩子在痛苦和压力下学识字,孩子自然很难进“盐酱”了。
实践证明:教育孩子一定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和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绝不能“逼孩子”。所以你应当立即改变教育方法,把孩子的学习搞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孩子觉得学习就是游戏,让孩子愿意学。
你的二孩子撕书并不奇怪,他毕竟还是个两岁的不懂事的小孩,对他发脾气更没有用。你可以告诉他:“不要撕书,好孩子都不撕书……”“书里面有好多故事,故事是讲给宝宝听的,书是买给宝宝看的……”当他看书而没有撕书时,你应及时表扬他,逐渐他就不再撕书了。二孩子的识字也要慢慢来,先从看图画、讲故事开始(孩子都喜欢听故事)逐步地教他看图识字。当他学会几个字,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看图识字,逐渐培养他看图识字的兴趣。这样坚持经常,他就会认识大量常用字而主动阅读儿童读物了。
从来信看,你们还注意到孩子的德育教育,这很好。但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孩子的体育教育?即使两个孩子身体都很棒,也丝毫不应放松孩子的体育锻炼。否则,孩子学习再好,身体不好也是徒劳的。
总之,孩子的成才全在于教育,而且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希望我的几点看法,对你教育孩子有些启发和帮助。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