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苏润草儒的博客
很多长期在普通高中任教的老师都认为,沉重的升学压力和弥漫于全社会的浮躁文化,使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达到了心理的临界点。他们表现得非常焦虑、暴躁,经常为了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发脾气、摔东西。据网上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的暴躁期已从初二、初三向高二、高三迁移。专家分析,这与高中的学业压力远远超过初中,以及孩子的心理成熟期普遍延后密切相关。现在有超过七成的高中生的父母形容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因为孩子就像一座“活火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喷发。有些父母甚至伤心地发现,自己对孩子越是百般照顾、百般迁就,孩子就越是情绪反常。不管有事没事,他(她)总是大喊大叫地把父母“冲到南墙”,久而久之,父母也会被这种不良情绪所困扰,使原本良好的亲子关系日益紧张起来,甚至无法沟通。
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为何动辄缺乏耐性、脾气急躁,不能和颜悦色地与父母交流?面对家中的这个“火药筒”,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案例及分析
孩子暴躁,源于父母对其仍像小学生一样严加管束和呵护(讲述人:汤丽红,中学教师)
我嫂子的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她的成绩一直不错,还有艺术特长,对父母言听计从,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嫂子把她当成自己人生的寄托,对其管束得非常严格,从生活到学习再到交友,嫂子全要做规划。然而孩子一升入高中,脾气就突然大变,跟妈妈势同水火:妈妈让她服用的维生素,她统统吐掉;妈妈强烈反对的朋友,她偏要交往;她宁可冻病了,也不穿妈妈递来的羽绒服;妈妈让她少吃垃圾食品,她反而大吃特吃……更让嫂子伤心的是,女儿动不动就对她大吼大叫:“烦!烦!真烦!你能不能别来烦我?”“真希望我不是你生的!”“等我填高考志愿时,打死也不填本地学校了!”这样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嫂子的耐性终于被她磨没了,母女俩开口就枪火,只能由当父亲的做传话筒。为这,嫂子在我面前没少掉眼泪。
那段时间,我翻阅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寻求解决办法,结果大有收获。书上说,暴躁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思想和心理的成熟,高中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判断,他们很渴望周围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认可自己的成熟,渴望能自己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长大了。可往往爱子心切的父母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还像对待小学生一样来对待他们,这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发泄愤怒情绪。侄女所说的“高考要考去外地”,正是对妈妈事无巨细的管束的一种反抗。于是我首先建议嫂子对女儿的态度要作出适时的调整,实行“有节制的关照”和“有节制的建议”,这才是预防孩子反常情绪泛滥的“拦洪坝”。比如,在生活问题上,不要做“管家婆”,要统大放小,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选择权;在交友上,不必限制孩子的交友圈,只需对其朋友点评几句即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反感父母一上来就对其朋友存有“偏见”。时间长了,朋友的弱点自然会暴露出来。一旦孩子发现父母“料事如神”,慢慢地就会乐于把朋友带回来给父母看并参考父母的意见了。
只有让孩子学会“制怒”的有效方法,他们的心情才能得到真正的调节(讲述人:吴君,公务员)
我儿子今年上高二,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读书,年级排名100名左右,上重点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这孩子比较内向,每当他被老师误解或被同学开玩笑后,出于“好面子”的心态,他总是隐忍着,但只要回家一面对父母,就立刻变成了无所顾忌的“火药筒”,把火全撒到我们身上。
一开始,我和老婆以为他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所以总是对他迁就,没想到这倒助长了他的气焰,认为我们怕他,更加变本加厉。有一次我哥实在看不下去了,找他谈话:“你这样经常伤害疼你爱你的父母,心里就不愧疚吗?”他愣了一会儿,才说:“有时候也后悔。”我哥生气地反问他:“既然后悔,为什么事后不跟父母道歉?”儿子却奇怪地说:“道歉?一家人还用道歉?父母还能真生儿子的气啊?”于是我哥告诉他,正因为是自己的亲人,才会被儿女伤人的话伤得更深。儿子不知道,每次他发完火消气了,我们却一连几天缓不过劲儿来,总感到非常伤心,甚至有些寒心,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和他相处。
正当我束手无策之际,我哥向我推荐了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她告诉我,孩子“发怒”时,父母对其忍让是可以的,但不能听之任之。等孩子情绪稳定后,一定要严肃地指出他表现过分的地方,让他明白,父母之所以没有硬碰硬地与之交锋,不是向他妥协,而是体谅他的身心压力,不希望他的坏心情变得更糟。她还传授给我一个“制怒”的好方法:当儿子情绪激动时,让他用毛笔书写“安静”、“安详”、“安宁”、“和悦”、“欣悦”等字样,字写得越慢、越大,安定身心的效果越显著;也可以学习瑜伽,进行打坐、冥想。同时,她建议我多观察一下究竟哪些事可能引发儿子莫名的暴怒,并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施以不同的制怒方法。这有利于孩子在遇到类似的压力时形成“条件反射”,打开头脑中的“制怒”开关,逐步减少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的几率,使家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
父母批评孩子一旦有“扩大化”的倾向,便会促成甚至强化双方的情绪对立(讲述人:陈夏,公司经理)
在我们这些高中生的家长身上多少都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们店里的不少同事,高一时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致使其成绩出现下滑,到了高二时,才心急火燎地给孩子请三四门家教恶补。而此时,父母对孩子批评“扩大化”的倾向也比较严重。当孩子一次月考没考好时,可能会默认父母对他的批评,心里也很懊恼;但如果父母老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细数他中学以来的种种“罪状”的话,那么90%以上的孩子会跟父母顶牛。
我儿子刚开始也这样,上高中后,孩子的自尊心变得更强了,双方之间对立的情况就更多了。我儿子就曾恼火地对我说:“我每天都学到凌晨1点钟才睡觉,比高一时用功多了,你为什么还不能表扬表扬我呢?”后来,我跟他平心静气谈了一次。他说,我可以批评他,但我也应该了解像他这样的高中生能默不作声地接受批评,其实心里就已经知错了。可我却依然不解气,非要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这有意义吗?我仔细一想,也对!孩子反感父母搞“批评扩大化”,正因为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这一举动,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有成见、不信任。于是,我知错就改,送给了他一块表示“抗议”的牌子——正面写着“抗议批评扩大化”,反面写着“STOP!数到10再唠叨!”允许他在我和丈夫情不自禁犯错误的时候,“举牌”抗议。果然,这个办法很好,儿子每次举牌时都一脸笑意。而我一开始玩这种情绪“急刹车”时很不习惯,但一直坚持下来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反对批评“扩大化”带来的好处了:儿子情绪好了不说,我们家的亲子关系也比过去和睦多了。
当你要质疑孩子的诚信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讲述人:杨沿,记者)
高二时,我女儿以刚刚踩线的分数被分进了快班,成绩排名随之由普通班的“优等生”降至快班的“落后生”。这变成了她情绪的一个转折点,尤其是遇到高标准、严要求的数学老师后,她对数学的兴趣不升反降,让我和丈夫都很头疼。为此,我特意找了一位名师给她恶补,果然立竿见影,她的数学成绩一下上升到了90多分。可是数学老师却怀疑她作了弊。数学老师还当着我的面问女儿,能不能以人格担保自己没作弊,女儿说“能”,但我听得出她的声音发虚。后来我偷查了女儿的博客,才知道上星期她去老师家补课,从一名其他区先考的同学手中看到了全市统考的数学试卷。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我和丈夫的心情非常复杂,女儿考得差不要紧,但不能丢掉了“诚信”二字。丈夫想狠揍她一顿,可思量再三,我们最后放弃了这种硬碰硬的做法。我们先找数学老师说出了实情,恳请她假设孩子是诚信的,对女儿的数学学习提出新的要求。我们没有点破女儿的谎言,而是再三提醒她要补足漏洞,拿出“经得起考验”的学习成绩来。
在老师的帮助和女儿的刻苦努力下,她的数学成绩渐渐有了回升。2007年,她考上本科高校后,终于给数学老师写了封信,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说她本来设想,如果数学老师把她的作弊行为上报学校给她处分的话,她就打算破罐子破摔的。同时,她也准备好了在父母指责她“不知羞耻、丧失诚信”的时候,跳出来拒不承认的。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最终我们和老师都保持了“富有震慑力”的缄默,我们信任了她,而她为了对得起这份信任,拼尽全力证明了自己也有能力学好数学。作为“过来人”,女儿告诉我:“当父母对着孩子吼叫的时候,倔强、暴躁的孩子往往会为自己百般辩解,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时父母选择缄默时,这种安静的氛围反而会让孩子去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走错了方向。”女儿的这段经历提醒了我: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急于去揭他们的伤疤,最好是点到即止,给他们留有冷静与反思的空间。
广大教育更多相关文章:
·
乐观——孩子的心灵免疫力
2011-12-15
00:38:47
·
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
2011-11-01
22:30:46
·
培养社交小天才
2011-07-06
09:36:37
·
高期望值反而容易让孩子自卑 2011-11-16
21:21:48
·
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 2011-11-14
20:56:04
·
和孩子一起幻想的美好时光 2011-11-09
21:21:57
·
越优秀的孩子心理负担越重 2011-11-07
21:21:54
·
一个四岁孩子的自尊
ZT 2011-11-07
11:04:07
·
打骂孩子,其实是在教孩子使用暴力 2011-11-05
23:48:26
·
拥有超常记忆力的好习惯 2011-11-05
10:46:59
·
让孩子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 2011-11-05
09:04:15
·
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 2011-11-01
22:30:46
·
妈妈的脾气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 2011-10-29
10:41:48
·
让体育运动给孩子带来自信 2011-10-29
09:50:00
·
孩子的勇敢不是靠鼓励出来的 2011-10-28
09:46:26
·
家长会后指责孩子会伤害其身心 2012-01-19
11:42:17
·
乐观——孩子的心灵免疫力 2011-12-15
00:38:47
·
挫败感 一个小学女生的烦恼 2011-02-17
01:30:51
·
不同的年龄,不一样的恐惧 2011-01-19
02:44:38
·
让“怕生”的孩子胆子大起来 2011-01-16
23:15:59
·
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2011-01-16
23:10:13
·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亲密关系
2011-01-19
23:01:55
·
安全感,才是孩子对父母的最大需求
2011-01-19
22:17:48
·
可怜可怜焦虑中的孩子吧!
2011-02-17
01:47:52
·
孩子不自信的罪魁是谁?
2011-02-10
03:42:25
·
紧紧地抱住孩子,起飞!
2011-01-30
13:43:40
·
让孩子学会社交
2011-01-28
03:44:58
·
专制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危害
2011-01-19
02:27:42
·
孩子是被赏识的,而不是用来炫耀的。
2011-01-19
02:05:57
·
“完美母亲”往往造就问题孩子
2011-01-16
23:12:07
·
一种柔软的教育——请跟在孩子后面
2011-01-09
22:07:25
·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2010-12-20
16:52:49
·
“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
2010-03-07
01:40:44
·
造成孩子童年心理阴影的成因
2011-03-24
01:52:53
·
如何看待孩子的“自卑”
2011-03-19
17:23:38
·
多角度赏识造就理想孩子
2011-03-16
19:14:58
·
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2011-03-16
08:47:36
广大教育
广州一对一精英式学习辅导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38802362
QQ:13434663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