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榴梿叮叮糖爆米花麦芽糖零食武汉美食 |
分类: 籁籁的小生活 |
多年之后,与它们的不期而遇,有一种久违的深长的感动
使我们在这个粗糙而刚硬的世界中备受磨砺的心灵渐渐地柔软起来,湿润起来
++++++++++++++++++++++++++++++++++++++++++++++++++++++++++++++++++++++++++++++++
【怀旧零食——顶糕】
还记得顶糕吗?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那种?
白白的米粉子,中间嵌上一圈黄色的糖粉,放进圆锥形或马蹄形的模具里,几分钟就可以蒸熟。
小时候觉得卖顶糕的人,就像变戏法的,顶糕模从底部用顶棍那么轻轻一顶,热乎乎的顶糕就“蹦”出来了,
那时候,家里大人要帮买上一、二个,小孩子们是可以吃得眉开眼笑的。捧在手上,吹啊吹,永远都是等不及它凉下来就急着往嘴里送,甜甜的黄色糖粉总是粘得满嘴角都是,吃完一个小小的顶糕,光是舔嘴角的糖粉粉都够小人儿忙乎一阵子。。。
拍摄地点:武汉.高雄路口
再见顶糕,特别高兴,更高兴的是,那天小朋友就跟在我身边,
兴奋地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吃的零食。
热气腾腾的蒸糕,和小朋友站在蒸糕摊子前,你一口我一口,吃完一个又买一个,
都记不得那天一气吃了多少个,“老古董”的零食难得2000后的孩子也能喜欢~
买的人很多,生意不错,小伙子心情也不错,
双手忙个不停,一边蒸糕一边很耐心地回答我家小朋友的提问
【怀旧零食——爆米花】
【怀旧零食——爆米花】
爆米花,有谁小时候没吃过,举手报个名
拎一袋白米或者玉米粒,跟在大人屁股后头去爆米花,这个情景对于70后、80年后都不陌生。“嘭”的一声巨响之后,整条巷子都是爆米花的焦香味儿。
白花花的一大篓米花兜回家,孩子们进门抓一把,出门抓一把,没两天就见底了。女孩子们秀秀气气地一粒粒往嘴里塞,男孩子们则吃得更热闹,哄抢着,把爆米花往头顶一扔,张着大嘴巴,比赛谁接得准,接得快,那时候谁会觉着自家“物质匮乏
城市里面已经越来越少能见着爆米花了。
那天去常码头的路上,远远地看到路边这家爆米花的,KEN当即就把车停下来,兴致勃勃地带着小朋友下车观看。呵呵,这位爆米花的大叔的样子,就是我记忆中的最经典的爆米花大叔形象,脸上笑笑的,看着孩子的眼神亲切而慈祥~
↑准备开爆了,先将盛装的筐子安放好
↓爆好的白米花,大叔家的红衣家属用小袋子分装好,2元钱1袋出售。
++++++++++++++++++++++++++++++++++++++++++++++++++++++++++++++++++++++++++++++++++++++++++++++++++
【怀旧零食——麦芽糖】
【怀旧零食——粘牙的麦芽糖】
记得小时候,麦芽糖有两种,
一种就是图片上这种,硬硬的,小孩子们也管它叫“叮叮糖”。卖“叮叮糖”的人,都会准备一套切糖小工具,左手拿着的类似凿子,右手是一把小锤子,你指那块,他就“叮叮”几下,锤子敲凿子,就把那块糖给你敲了下来,敲糖的“叮叮”声轻脆悦耳,好听极了。
另一种,是我更喜欢的,蜂蜜状的粘稠的麦芽糖,记得好像也叫“缠蜜”。
只要花上几分钱,卖糖的大叔或大婶便会取两根细棍条从装糖的罐子里缠一大坨给你。一手捏着一支棍条,一边走一边缠,麦芽糖就从琥珀色慢慢变成奶白色,放嘴边用牙齿扯一小坨入口,会拉出长长的银白色的丝,呵呵,好玩胜过好吃。可惜,“叮叮糖”偶尔还会在街上碰着,这种“缠蜜”是N多年未再见着了~
这一小袋麦芽糖,是在街上碰到的,一位老伯挑担卖的,可惜当时手边没带相机,没法把他的敲糖工具给拍下来。只能挂几张买回家的。
买了两块钱的“叮叮糖”带回家,小朋友MS没吃过,稀罕得很,呵呵~
那些陪伴童年的怀旧零食,曾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身影并没有消褪,反而在日积月累里更加清晰、真切。
它们将灯光和市声笼罩下的城市的浮华,像揭面纱一样揭去,裸露出最家常的表情,鲜活有力,生气勃勃,让人怦然心动。
注:好像已经习惯随手拍照了,不知不觉,电脑里的PP堆积如山。不能再懒了,近期会把它们慢慢地都整出来,希望能和同样喜欢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附:荆楚风味传统菜点及小吃〓〓〓〓〓〓〓〓〓〓〓〓〓〓〓〓
海鲜饕餮——武汉·金色池塘料理美术馆!(2010-06-04 10:25:59)
搜食鄂菜十大名店:吃不够的楚乡风味!(2010-05-06 12:50:52)
三月三,地菜花煮鸡蛋,你今天吃了吗?(2010-04-16 14:25:44)
只需1分钟,“冲”一碗武汉人最钟爱的早餐甜品!(2010-04-14
09:40:55)
一条清蒸武昌鱼揭开2010圣诞狂欢!(附蒸鱼好吃小窍门) 2009-12-25
11:29
如何在家自制一碗好吃的“妈妈牌”热干面!(2010-01-18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