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官方统计,七十城市房价均告上涨,主要城市涨幅依然维持两位数的水平。人们,专家学者官员个体无不表示出关注,并有所忧虑。把本次涨价风潮对比以往,楚芸得出结论:本次房价高涨该笑的应该是一直为房价头疼的政府!
支出视角:
政府这回铁了心在查查既往,包括地方政府及开发商,呼唤已久的土地审计开始啊,彻查也完成了组织协调工作,频率很高的加息在保障住房各项措施并举的辅助下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多少怨声。
清理土地增值税让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下调四分之一;各地土地市场不同程度存在合理不合法的现象,彻查肯定会增加开发商的额外支出;地根适度紧缩条件下开发商还要拿出资金铺地;银根紧缩让开发商原有对国有银行的期望下降到冰点。
种种迹象表明调控远未到结束的地步,开支大幅增加,开发商的来源:银行负收,资本收购必然出血,唯一来源就是市场,要想维持预期利润水平平衡战略预算,必然涨价,除非市场完全冷却。
当前局面下涨价对政府有什么好处:
1、房价高涨,挤兑了投资,稀释流动性过剩,比政府强制稀释既科学,又快速;
2、高房价后面,一方面投机型购房肯定会减少,另一方面会突出保障住房的效应,只要政府保障住房供应力度不减,房价越涨则民怨越小;
3、地方财政面临从土地财政中脱颖,房价高涨导致楼面地价预期抬升,流拍的可能性减小,财政可以旱涝保收。
业主维权视角:
调控如果说有什么效果,维权高潮来临可视为一方面。调控既产生了专业验房师职业,也让律师有了用武之地。业主维权将在近年迎来第一个高潮。
业主维权意识增强导致开发商为历史遗留问题提前还债,开发商应对有二:一是从即日开始,将承诺变现,这会增加成本;二是对有可能导致大面积被维权的方面进行查漏补缺,以防不测。
此次涨价背后,开发商发生了实际开支,并就产品及营销的实效性进行了革新,有利于整体市场的规范,相当为政府出力减轻了政府将来规范市场的负担。
从另一角度看,目前的这种涨价态势将让开发商深刻认识品牌力的存在,于市场、于国家、于人民都不失为一件大好事。
开发链条视角:
调控没有吓倒开发商,但销售进度、调控后建筑资金链的变化、税收管理的规范肯定让建筑商更为谨慎,至少比开发商谨慎;评估及审计市场化,也让建筑商对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不敢掉以轻心。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非合法性垫资现象将得以遏制。
营销中介服务机构也会迎来质变:调控后房价高涨,必然对中介机构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调控环境中的营销难度也大为增加,中介洗牌加剧;基于市场总量的估计中介机构不会选择自动退出,竞争的加剧虽有助涨之嫌,但总体有利于产品品质提升,也是后期规范市场的基础。
其他相关服务单位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目前的高房价系市场因素与主观因素进行“客观”追逼使然。潮起必有潮落,相信强驽之后房价将有升有落,回归平常。因为这次涨价是开发商的阵痛,淘汰在所难免。政府将坐收渔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