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60)

(2011-10-27 06:47:31)
标签:

血雨腥风

两晋南北朝

文化

历史

连载

为卿画眉

陶渊明的曾祖父即将被杀时表现有多牛

 

    杜曾叛乱直至四年后的319年才被消清,比杜弢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而事实上杜曾的才智并不及杜弢,个中原因则出在西晋将领内部。

    王敦的亲信钱凤,见陶侃在剿灭杜弢的战争中出尽风头,而在围剿杜曾的战斗中又被委以重任,心中的妒火不可遏制地燃烧起来,屡次向王敦进谗言污蔑陶侃,陶侃听闻有人在总司令跟前嘀咕自己,便想去江陵找王敦为自己澄清。

    陶侃的部下朱伺等人纷纷劝他不要去,不然的话可能就有去无回。

 

    陶侃出身寒门,能跻身高级将领之列是鲜有的意外,而且其卓绝的军事天赋让很多有背景的势族们惭愧,而当时的大背景下,门阀势族根深蒂固,与寒门之间壁垒森严,他们很不愿意一个出身草根的人来分自己的蛋糕,这是一种植根于心里的排斥。王敦出身显赫,他不愿意看到陶侃的势头继续高歌猛进下去。

   

    陶侃不听劝阻,到了江陵果然被王敦扣留,最终被降职到广州担任刺史,当时的广州可远不是现在的状况,那时还是生计维艰的荒蛮地区。

    王敦让自己的堂兄弟王廙(yi),接替陶侃的职务,听说陶侃要被调走,他的老部下们急了,给王敦写信,请求将陶侃留任,不想,这下让王敦大发雷霆,郑攀、马隽等人心里气不过:陶侃刚刚在讨灭杜弢的战争中立了这么大功劳,反却落得被贬黜的身份,这是过河拆桥、这是卸磨杀驴、这是狡兔死走狗烹!而新到任王廙又依仗他牛逼的哥哥而暴戾难以相处并多疑猜忌。

    郑攀等人索性就开始造反,领部众三千余人投靠杜曾,很快他们为了泄愤转身开始攻击王廙,于此同时朝廷(现在的皇帝是晋憨帝)派第五猗来荆州担任刺史,这个有着奇奇怪怪名字的人却尚未到任就被杜曾收编,并于郑攀等人一同攻打王廙,王廙于杜曾等人交战多次,均告失败。

    这群贼寇怎么如此厉害呢?

    王敦纳闷,他又想到了陶侃,怀疑是陶侃暗中唆使郑攀等人叛乱。王敦全副武装亲自将陶侃抓来,想杀掉他,但是陶侃毕竟名望很高而且其才能也举世皆知,王敦先是命令杀他,结果有收回命令,随后有决定要杀死他,这个心里斗争来来回回较量了四次,陶侃正气凌然丝毫没有恐惧之色,对王敦说:

    您雄才大略,指挥千军,向来做事果断坚决,今天怎么为这等小事犹豫不决?你到底杀不杀我,你给我痛快点,我去趟厕所,回来听从你的发落。

    说罢,陶侃如无其事的如厕。

 

    杀!?不杀!?

 

    王敦陷入纠结,这时他的军事参谋官梅陶、长史陈颁跟王敦说:周舫跟陶侃是儿女亲家,二人都名望远播,战功显赫,如今二人就像您得左右手一样,假如您现在杀死了陶侃周舫定不会坐视不管,甚至也会起兵反叛!

    王敦于是放了陶侃,而且还安排了丰盛的宴席送他去广州,于此同时还提拔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参军。

   

    广州并非太平之地,杜弢覆亡之后,他的余部杜弘等人此时正占居广州,势力很大,很多人劝陶侃应该观察一下广州的形势再做决定,不可贸然入驻,但陶侃并不以为意,杜弘等人当然不能容得下陶侃来搅乱自己的地盘,但陶侃的威名他也心中有数,杜弘想出了一个在陶侃面前完全称得上小儿科的计策——诈降!

    陶侃识破其诡计,并一举将杜弘击溃,手下将领建议棒打落水狗去追击,陶侃大笑道:大败杜弘我的威名便已为众人所知,哪里还用得着劳师兴众去追击,只需要写一封信就足以!

    果不其然,他写信给杜弘的部下,杜弘的部下接到信函被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离。

      

    被陶侃大败后杜曾想王敦投降,但是郑攀、第五猗等人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没停止过跟王廙的战斗,317年,王敦派武昌太守,赵诱、襄阳太守朱轨等率大军攻击郑攀等人,郑攀及第五猗等人害怕,私下里找到杜曾,希望他重新归队。

    杜曾随后向王廙请缨去剿灭第五猗,朱伺对王廙说,杜曾生性狡诈,虽然表示臣服,但这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已有机会肯定还会反叛,且不可放虎归山。

    然而王廙向来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反而以为朱伺是老糊涂了,随后派杜曾领军出行,然而不出多这些队伍就又折回来将朱伺等人的大营包围起来,王廙追悔莫及,但为时已晚。

    不久,杜曾攻陷北门,而朱伺也在战斗中负伤,不得已退回船上,怕被杜曾发觉,索性打开船底,窜入水中潜泳了很长一段距离才得以保命。

    杜曾抓到了朱伺的家眷,威胁他投降,朱伺大义凌然的回复到:我年届六十,不能与您们这帮反贼合作侮辱我的一世清誉!最后他因伤重而死。

   

    王敦的这个堂兄弟不是块材料,而要讨灭杜曾的重任理所当然的留在了陶侃的亲家周舫的肩上。

    周舫领兵八千讨灭杜曾,而杜曾与王廙的一系列战斗中收获颇丰,此时正士气旺盛,周舫兵分两翼自己坐镇中路呈合围之势进击,然而两翼将兵苦战十余小时最终落败。

    周舫被逼急,他亲自挑选精兵八百,亲自为其斟酒,令他们不得擅自妄动,等杜曾的军队距离不足三十步的时候,周舫亲自击鼓,这批将士们杀声震天直扑敌军,杜曾结果被打败,损伤千余人。

    这证明并不在多在精!

    周舫连夜追击,将其彻底击溃。

    但是杜曾直至两年后才被自己的部下出卖,押送到周舫帐下,他想投降保命,然而这次没有被允许,被周舫杀死。

腥风两晋南北朝(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

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9)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9)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