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十二月十三日,晋武帝下诏,任命齐王司马攸为大司马、调往青州(属山东)担任军区司令,朝中的职务仍维持不变,所享受的礼仪等一律提高。
但是,军事上的任命不过是一个虚名,即便到任也不可能掌握实际军权,司马炎不会将兵权交给一个自己不放心的人。
不出荀勖所料,朝内重臣议论纷纷,普遍表示不解和反对。
王浑率先上书:司马攸是您亲兄弟,德行堪比周公,如今要将他调往封地却并无实权,这有违兄弟间的忠诚恳挚,这样对待齐王也不是先帝先后的平素心愿,也许您是担心兄弟恩宠过高会发生叛乱,但是您看齐王怎么回是吕后、王莽那一类的人?假如连自己的忠诚、正直、善良的亲属都怀疑,又怎么可能取得对关系远的臣子的信任呢?
王浑建议让齐王留下来担任太子太保的职务,跟汝南王司马亮和杨珧三人一起处理朝政,这样,三人地位平等,足可以保持彼此中正没有偏倚。
这一建议得到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杨琇、晋武帝女婿王济、甄德等一批大臣的极力赞成,这些人虽言辞恳切,但是这时的晋武帝头脑里,却在因印证了荀勖的预言而对司马攸本人更为反感、厌恶。
晋武帝对这些人的陈词一概表示反对。
散朝后王济、甄德思来想去也琢磨不出说服晋武帝的良策,无奈之下二人安排自己的夫人常山公主、长广公主去劝谏晋武帝,女儿不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嘛!也许能起到作用。
不想,这下更惹火了正在郁闷中得晋武帝,对侍中王戎说:兄弟是至亲,我派齐王离开京城这自然是我自己的家事,王济、甄德两人却打发夫人在我这儿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情人都不好使了!王济跟甄德两人也随后被降职处分。
杨琇等人猜到这事儿一定是杨珧等人从中作梗,就想借故去他家趁机将之杀死,也许是情势过于特殊,杨珧感觉到他们来者不善,索性托病不见,随后杨珧将这件事报告给晋武帝,杨琇被降职。本来就愤恨难平的杨琇这下更羞恼了,不久因病去世。
次年年初,晋武帝命令太常商议赏赐齐王事宜,博士们(博学之士的统称,官职名,相当于政府政策顾问)趁机准备再次上表晓以大义言辞恳切地希望让齐王回朝辅政,表文写好后传到太常曹志手里,曹志看罢长叹到:哪里有如此才能,如此亲近的人不但不用他来建立基业、辅佐教化反而打发到天涯海角的!晋朝宗师的兴旺恐怕危险了!
曹志呈上博士们的表书后又上奏武帝同样晓以大义希望说通晋武帝同意博士们的提议。
可这些一心为国的臣子根本不了解此时的心结有多大。
看了曹志的奏章晋武帝大发雷霆:连曹志都不能明白我得心,更何况天下人?
武帝的回复是这群博士们答非所问!交与廷尉法办!
曹志也被人以越权、脱离职守、蒙蔽朝廷、尊崇粉饰邪恶言论而被罢官,并被打回老家。
虽然进言的大臣多遭不测,但是在司马攸赴任之前河南尹向雄仍对晋武帝抱有幻想,希望他态度有所转变,晋武帝依旧不予理会,可怜向雄脾气太大,回去后竟然被气死。
皇帝一旦心里犯了忌讳,十头驴都拉不回来!
这场关于司马攸是不是应该驻留京都的大争论,是朝内拥护司马攸的社稷之臣与拥护司马衷幸臣之间的一次交锋,前者是出于国运长久的考虑,而后者则是在为保持自己的权位而做得一场投资,荀勖等人不希望这场投资发生意外,他们想这笔投资升值,而不顾及这么做得代价,但是因为小人的谗言加上自己以前的心里阴影和他自身的缺陷,注定了张华等人的主流呼声被压制。
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9)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