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抄袭”事件越来越热门,“作品”在国内贱卖也就算了,但个别厂商非要厚颜无耻地拿到欧洲市场去班门弄斧,不但面临奔驰与宝马的联手起诉,还惊了德国总理的驾,好比在“阿玛尼”的店门对面开了家“阿尼玛”,卖的全是翻版。
这也就引出了一个话题:自主品牌发展—要不要脸?一个厂家,生产一辆车,人们的第一印象即为外观,一眼便知是否为自行设计的脸,脸面对于车来说是灵魂,在很大程度上,一张脸是否受欢迎会对销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有些自主品牌的发展,仍然然依靠的是“抄袭”的作品,抛开技术角度,抄袭别人的脸必会遭众人谴责,自己不要脸不说,瞧见别人长得漂亮,就想把那张脸复制过来,这算什么?死不要脸?
况且你也不是韩国大夫,整形的技术没那么高超,说要周瑜的美男脸就必会“抄”出一张周瑜脸,如果一个厂商的设计部门每天一早开会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抄哪辆?岂不是啼笑皆非?自己的车长着别人的脸,每天招摇过市,甚至招摇到“脸主”的家里,不是自讨没趣么,招来官司能怪谁?倘若一辆CEO与一辆宝马X5并排停在红灯前,两位车主的心情笔者可不愿去想。
车主答谢:“感谢厂家成全美意!”
对于那家厂商,作为一个中国人,从道义上说还是站在你这边,但从情感上讲,是没脸站在你这边的。这不光是丢厂家自己的脸,也丢了中国汽车的脸!自己不要脸为何还把中国汽车的脸面牵扯进来?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不错吗?外国人接触的中国车并不多,一个碰撞门已经不想说什么了,紧接着就是一个抄袭门,从安全到外观,每次都让洋人大开眼界,那下一个会是什么?
抄袭没什么好处,尤其是除了抄袭什么也不干的厂商,更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抄袭只能让人固步自封,在自我满足的情感下抛开自己的脸面,抛开中国汽车的脸面,贱卖!别以“借鉴”为借口,不要抱着“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既然洗了脚,那就洗洗澡”的心理,否则迟早被淹死。况且仅有别人的脸有何用,里面依然是***,钢板弹簧,4G64……充其量只是一个低劣的四不像。对于那张“可有可无”的自主脸,依旧在个别厂商的心中飘摇……
话说回来,谁也明白如今造车不容易,自主品牌没有国家补助,前景是黯淡的,所以造不起大型设计研究院的确情有可原,但委托国外的公司设计并自身参与其中也是可取的,至少可以在学习中发展,如若再囊中羞涩,可以多请些中国自己的年轻设计师,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每年大幅的就业缺口足够可以找到数量可观的优秀设计师,然后挺直了腰板说:我们的车长得是自己的脸!
一味地停留于抄袭,大涨歪风邪气,损害自身品牌形象,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毫无裨益,套用许群的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正确与良好的思路决定发展道路,正确的发展道路决定企业生存的出路,主观因素很重要,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品牌形象低下,缺乏自主精神,缺乏进取的信念,缺乏诚信,这是抄袭的恶果,外观一抄再抄,陈旧的内部一续再续,消费者不是傻瓜,4G64和钢板弹簧打不了天下,谁都明白这年头:“头上戴花的不一定是花仙子,还有可能是鸟评委”!
自主品牌发展—要不要脸?答案是肯定的!不要脸的厂商无颜存在,试想,连其自己都不要脸,我们再多说什么也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滚滚车轮原创,版权所有,转载必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章欣赏:
中国合资自主品牌热潮掀起的思考
是谁逼死了小排量微型车?
凯美瑞缘何销量第一?
帕萨特复产盯上了谁?
特锐的尴尬与众泰2008的潇洒
名爵——后来者的挽歌
新雅阁上市后将激起怎样的波澜?
20款20万元车型评论与导购
31款十万元家用车导购大全
新蒙迪欧会引发车市集体降价吗
揭秘卡罗拉十大缺点
中国版标致308上市前猜想
速腾和明锐,两兄弟您买谁?
F1:土耳其的公平竞争
迈腾难道只是陪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