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力量
(2012-09-03 22:41:14)
标签:
微信微博营销移动互联网appit |
分类: 移动互联网 |
“微”力量
时下最热的词莫过于“微”,从微创新到微信、微博。越大的公司更喜欢“微”的提法,从新浪、腾讯的微博,到腾讯的微信。
微信下载量突破一亿,微博的下载量也比较大,目前微博、微信从在线时间、使用频次、交互次数来看已是最接近中国社交的皇冠产品(QQ)了,微博、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应用。
微信、微博安装量这么大,一直未盈利,新浪刚推出微博的广告显示报价,按显示报价(CPM),也许他们的思路还是媒体思路,其实可以参考流量高手腾讯、360的一些做法,利用tips的流量核武器推自己的新业务与广告、游戏等离钱最近的盈利产品,微信、微博平台的盈利模式可能有:
1、 利用TIPS推广新业务与承载广告,腾讯这方面有太成功的先例
2、 游戏也是变现最快的产品之一,腾讯、360都很成功
3、 微博的搜索可能也会是变现的明星级产品
4、 还有一个可能的大模式:微平台APP应用商店(微信、微博平台的APP)
最近加入微信的一个群,在感受微信的一些精髓。微信天然是手机用户,在手机能上网时发送的消息到达率高,对用户可以推送一些实用与相关信息。京东的腾讯微博头像已是其微信的二维码,创业邦也经常推杂志的微信二维码,还有最前沿的IT记者之一程苓峰也在推微信的二维码,二维码在手机上的直接导航功能比较强大。
对媒体而言,如杂志,在微博、微信上开设自己的帐户,影响力可以远超过杂志自身通过发行的影响力。
微信的作用应该远不止如此,未来微信平台在包括商城的打折信息推送、医疗产品信息交互、利用地理位置进行娱乐、商务活动、交互应用会非常广泛。微信目前有最简单的交互平台,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交互规则,现在还非常原始。微信、微博已是手机上天然的数字ID,具备天然的数字身份,如果微信、微博有更好的开放平台与交互平台,定义相应的接口API与程序开发包SDK,可以提供复杂的交互,支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客服、支付等模块,利用天然的LBS定位功能,再加上日益成熟的手机支付,可以众智汇聚,衍生出无数实用的App,包括买房、买车、订外卖、订房等各种应用APP,这样开发者不需要入驻苹果的APPstore或安卓的应用商店,直接进驻微信与微博的store,因为无需再注册,推广会更容易一些,微平台的应用商店钱景也许可期。
这是一个快速革命与躁动的时代,永远的不变就是需要随潮流、趋势演进而大变。移动互联网具有天然的社交性、定位性、易支付、易携带、更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革命优势,相信用不了多久会取代电视成为第一媒体与第一入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真的来了!到底怎么走向,谁也无法预知,只是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
二手车